第110章 事有不足-第2/4页
“还有一些要事未曾处理完,现在就回去......”
“石翀,本宫的事需要你来做主了?”
石翀忙低头连声不敢。
“本宫要出去一趟,你不用跟着了!”
赵琪璇丢下石翀,走出屋子,石翀轻轻叹了口气,就在准备离开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在公主刚才倚坐的靠背后面,露出一个信封。石翀确定公主已经离开,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取出信封,里面是几张以往的密报,内容自己都曾见过,但他敏感的发觉到一个问题,这些密报上,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名字出现。石翀俊美的面容渐渐狰狞,眼神泛出怨毒之色!
眼看南十州的乱局就要平息,而赵琪瑞的惶恐不安才开始。
他当然清楚自己做过些什么,从截流明州的修堤银子开始,到组织商家对流民提升粮价,及指使德州府政衙门拒绝难民,甚至故意向朝廷谎报灾民数字等等......
之所以敢这样做,并可以成功,就因为他当太子的这些年,掌握了相当一部分当朝官员的罪证把柄,能够驱使这些人为自己所用。在当太子时,他还会考虑一下,不能和大臣关系搞得太过僵硬,现在成了外封王,对这些官员的要挟,用起来反而肆无忌惮、更得心应手。
先前跑到乌州舞阳,那个牟林竟然不给自己面子,不但要进行赈灾,还要调查明州水患的隐情,如实上报流民人数,让他心中恼怒之时,也极为害怕。好在前往乌州的韩述,也是自己可以掌控的官员之一,顺势而为的帮了自己一把,把牟林拿下。
预知能力极强的赵琪瑞,没有在舞阳继续待着,而是一口气跑到了德州。得知舞阳兵败的消息,又开心又害怕,开心的是,牟林、韩述这些人应该是死了,可以随他编制罪名,且死无对证;害怕的是,百万流民的实情恐怕再也遮掩不住。却没有想到朝堂始终坚信,自己当初让颍州官员上报的人数,最后导致苏州几乎被毁。
这些官员为什么没有如实奏报陈情,他不得而知,但这无疑为他分担了扩大灾难后果的罪责。
随着流民拥入苏州,他心里又有些小兴奋。自己落难时,那些自以为是、忘恩负义的富豪大户,竟然纷纷改换门庭,这次应该会受到不小的损失,这就是背叛自己的下场。
而且,如果真的局势大乱,说不准自己还能以“无权无势外封王”的身份,建功立业,重新得到失去的一切!局势越乱,越能掩盖自己的过失,自己越可能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不得不说,有些人一旦进入某种执拗,想法和行为都会变得很疯狂!
结果,没有等到坐收渔人之利,出来一个张舟,不但化解了苏州的危局,还大大增加了自己被追究的危险,让他如何不恨得牙根痒痒!
不过眼下最让他心惊肉跳的是,有人要杀他!那几个杀手武功极高,有两次几乎都摸到了自己的身边。现在虽然被德州州军、侍卫高手,紧密的保护起来,他仍然觉得无法安心。
就在他心生恍惚之时,猛然发现在墙边竟然站着一个人,什么时候出现的,自己根本毫无察觉!赵琪瑞不由得大惊失色,拼命急呼!
“来人,有刺客!”
而那道身影并没有出现任何慌乱,而是缓慢的把斗篷披帽掀开,露出面容,是一个看似五六十岁的老者,但头发乌黑,精目如电,虽然披着一件黑色大斗篷,却挡不住体貌风流。
赵琪瑞看清来人,先是一愣,接着惊恐全无,狂喜不已。
听见他的喊声,已经有侍卫破门而入,被赵琪瑞大声骂了出去,然后自己快步跑到老者近前,躬身施礼,语有哽咽道:“老师,老师,这几年本王想得您好苦!”
老者伸出手,如安抚晚辈一般,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道:“殿下,还好吗?”
赵琪瑞丝毫没有觉得,对方的行为逾矩,反而激动的拉着老人的手,闻听此言,更是无数委屈泛起,眼圈发红,哽咽不能语。老者叹息一声,语气柔和道:“没事了,老师回来了!”
“谢谢老师!”
赵琪瑞扶着老者的胳膊,把老人让到座位上,自己则站在一边,擦擦眼泪,唉声叹气道:“老师,您有所不知,这些年本王运气实在太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