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三章 吐谷浑之行(上)-第2/3页



“你这混小子,怎地还是这么冒失。”杨恭仁笑骂一句,便将目光放到了对面几个年青人身上,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缓缓升起。

如此威势倒是吓不倒李昊他们几个,随着程处默的介绍一个个跃马而出,纷纷给这位牧守边疆的老将军见礼。

“末学后辈李德謇(长孙冲,李震),见过杨老将军。”

“末将苏烈(席君买、薛仁贵、铁柱),见过杨老将军。”

“哈哈哈……,好,好啊。”杨恭仁当仁不让的受了几个后辈之礼,盯着苏烈几个捻须大笑,一副老怀大慰的样子:“个个英武不凡,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我大唐后继有人矣。”

这老头儿挺有意思的哈!只盯着几个武疯子夸,合着我们哥儿仨就是摆设了呗。

李昊、长孙冲、李震比较机灵的面面相觑,哭笑不得。

程处默个憨憨压根没看出其中的门道,拍着胸口扯着脖子嚷嚷道:“那是当然,杨叔你知道百济不?我们哥们儿几个,硬是带着千把人,把它给霍霍的够呛,那个什么什么章的都向咱们陛下派了八伙使节了,再派他们朝庭都没人啦。”

“哦?还有这事儿?”老头皱了皱眉头,目光停留在苏烈的身上,似乎想要求证。

程处默在一边顿时急了,崔马上前挡住老头儿视线:“哎杨叔你别看他啊,您往这儿看,小侄我,还有那俩,那个长孙冲和李震,就是我们儿哥儿仨。”

这话说出来倒是让杨恭仁有些意外,看了尴尬的长孙冲与李震一眼,拱了拱道:“如此倒是老夫之前失礼了,两位小友好手段。”

得,又摘出去俩,合着就老子一人儿是个废物。

这天可不能再怎么聊了,再聊下去老子就要被鄙视到死了。

想着,李昊一带马缰,侧身让出路来,比了个请的手势道:“杨老将军,还请入营叙话。”

说话的功夫,营地已经建的差不多了,这让原本对这支使团不以为意的杨恭仁不由皱紧了眉头,注意力被那些忙碌的军士所吸引。

只见这批军士的军服与大唐正规军的军服完全不一样,黑一块,黄一块看着脏兮兮的,这些军士的手中拿着一种造型十分奇怪的铲子,每到一个地方,飞快的铲那么几下,地上便多出一个土坑。

然后身边的同伴便会将准备好的铁锚丢进去,再填上土压实,接着有人上来用绳子栓住铁锚的尾部甩向远处搭建好的帐篷,三下五除二便将帐篷固定好。

另一边,帐篷的搭建也十分迅速,三两个军士分别拿着几根铁棍往起一对,也不见怎么动作,铁棍便连在了一起,再继续重新刚刚的动作,二十来个呼吸,一个巨大的框架便搭了起来,然后在上面蒙上厚厚的皮革,一顶帐篷便搭建好了。

除此之外,拒马什么的也同样是拼接工艺,几块巨大的木料拼接到一起,也不见怎么弄,一只拒马便稳稳的立在营地门口。

作为打老了仗的将军,杨恭仁无比在意这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工作。

毕竟在战场上,一分一秒都是好的,营地能迅速搭建起来,士兵就可以早些休息。相反,营地能迅速搭建就能迅速拆除,同样可以节省拔营的时间。

除去这些,那些正在忙碌的军士看上去似乎也不是一般,与以往那些出使的队伍不同,这些军士一个个杀气腾腾,看人的眼神带着一股子冷漠,显然都是上过战场见过血的老兵。

出使而已,有没有必要搞的这么大,杨恭仁不禁开始怀疑这支队伍的目的,是否真的如礼部来信中说的那般单纯。

越想越是好奇,杨恭仁转头看向身侧的李昊,笑着说道:“德謇呐,老夫卖个老,叫你声贤侄如何?”

李昊陪笑道:“杨叔客气了,小侄恭敬不如从命。”

强龙不压地头蛇,别说杨恭仁在凉州已经经营了十年之久,更战功卓著,就算没有这些,单凭他雍州牧这个头衔,将来使团需要借助他的地方也有很多。

所以李昊在与杨恭仁见面之后姿态摆的很低,礼数上也十分周全。

杨恭仁见状,微笑点头。

李昊的名声他不是没有听过,长安第一祸害,李二手下的第二宠臣,别问第一是谁,贞观一朝还没有人能够代替长孙无忌那个胖子。

此时见他彬彬有礼,丝毫没有少年得志的狂妄,这让老杨心里不禁道了声闻名不如见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