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吐蕃最后的机会-第3/4页



  如果让普通吐蕃骑兵,他们的伤亡会更大。

  就这样,双方的距离更近,又展开第二轮射击。

  不过,却是唐军的弩手反而没有进行同时射机,第一轮攒射是唐军弩手提前上弦的,现在他们只能重新上弦。

  不过,让吐蕃人失望的是,唐军骑兵弩手的上弦速度,远比步兵更快,拥有滑轮助力之下,在吐蕃第二轮射过之后,唐军损失二百余人之后,唐军阵中又响起可怕的金属颤音。

  原来,杨天保最喜欢改造装备,唐军骑兵在上弦的时候,只需要将弩机挂在胸前的卡扣上,金属卡扣就会勾住弩臂,然后他们骑着马,用脚一登,弩机就可以完成上弦。只是弩箭,根本就不用用手装填。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就发明了诸葛连弩,弩箭就像后世的子弹夹一样,自动上弹,杨天保就剽窃了这个创意,把箭匣给弄了出来,由于弹簧钢的质量不过关,杨天保采取了弹性极佳的毛竹代表弹簧,用毛竹的弹力把箭弹进箭槽内。

  这样以来,唐军弩机手的射速就可以提高三息,不要小看这三息也就是三秒钟的时间,足足让弩机的射速提高了一倍。

  娘·芒布杰尚囊悲哀的发现,他们用了三轮攒射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唐军将士至少倒下六七百骑。

  不过这个战果对于四万余唐军骑兵来说,是可以接受的。打仗哪能不死人?

  可是,吐蕃八千长弓手,此时还剩四千不到,不等娘·芒布杰尚囊他们已经吓破了胆,全部撤回来了。

  松赞干布居高临下,亲眼看到吐蕃轻骑兵下饺子似的从马背上坠落,然后变成肉泥,而唐军依然旗帜严整,阵容不乱,不禁再度变了面色。

  跟唐朝打了十多年,他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

  蔡邦·玛加悄悄来到娘·芒布杰尚囊身边,压低声音道:“大论,太快了!照这样打法,就算那八千弓骑兵全死光了也不会有什么效果啊!”

  娘·芒布杰尚囊一筹莫展。

  你打半天都啃不下人家一根毛,人家一个齐射就叫你死伤一地,这仗还怎么打?

  那支围着唐军骑兵阵绕了好几圈也没能占到任何便宜的吐蕃长弓轻骑兵非常狼狈的撤了回去。

  他们被打惨了,人成了血人,马成了血马,而射乱唐军阵脚的目的还远远没有达到。

  娘·芒布杰尚囊查看了结果,几乎吐血,就这么一个回合,短短一柱香的时间,八千轻骑兵就死了三千三百多,至少好两千多颗头颅被唐军割了去,穿在枪尖上挥舞!

  指挥这支骑兵部队的将领,是娘·芒布杰尚囊心腹爱将,也是他的侄子娘·芒布杰索旺,凭良心说,娘·芒布杰索旺确实是尽了力,杀伤唐军不少,但在杀伤唐军的同时自己也让唐军的强弓劲弩打得死伤累累。

  最要命的是,唐军的装备太好了,他们的箭射在唐军身上,十之八九就像跌落下来,根本就没有用处,而唐军的弩机每一箭下来都要让他们死伤一大片,这还怎么打?

  娘·芒布杰尚囊瞪着杨天保的将旗,咬紧牙关,怒吼:“继续进攻!他们的弩箭不是无限的,然后我们的机会就来了!进攻!不能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娘·芒布杰索旺呆了呆,几乎哭出来:“大论,你冷静一点!照这样打,就算赢了,我们这部落也完了!”

  作为吐蕃的四大家庭之一,娘氏,确实是有底蕴。关键是,他们的部落损失太过惨重的话,其他贵族能容下他们?

  吐蕃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们对待敌人是如此,对待自己也是如此。就像当年最强盛的珞氏家庭,一度让王族仰仗鼻息。

  可是,在与门巴族交战的时候,他们死伤了上万精锐,从此元气大伤。

  关键是,现在珞氏已经快要淡出吐蕃政坛了,珞氏已经五六代人没有出过大论或者小论这样的高官了,而且四茹没有一个茹是属于珞氏的。

  娘·芒布杰索旺大声说道:“我们吐蕃打仗,一向是动起来,避开敌军的锋芒,通击他们的弱旅,哪有列成堂堂之阵硬碰硬的……”

  娘·芒布杰尚囊突然一刀斩落,娘·芒布杰索旺的声音戛然而止,斗大的头颅着着刀锋打着旋飞了出去,带起一蓬血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