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五章 这次是真的真相-第2/2页
“所以,弘叔叔,您告诉我吧?虽然我现在无法再以当事人的心态去体会当时的感受,可最起码对以前的生活不再是一片空白了。”
上官弘脸上的神情瞬息万变,空荡的房间里一声低沉的叹气声之后,娓娓道来五年前的故事。
“当年储君之位所有人都属意王爷,这几乎是一件板上钉钉的事实,而且王爷又是太后所生,虽不是长子,但大燕国向来没有立长的规矩,从来都是贤者居之。
而其中最为拥护支持王爷的就是你的父亲萧正居。你父亲博学多识,能文能武,武称骁勇大将军,文为当朝丞相,位极人臣,深得先帝的信任。
萧丞相在卸任大将军之前,王爷就是他手下的副将,随他多次出征屡建奇功。其实,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先帝特意安排王爷登位之前的历练,当然王爷没有让先帝失望,更没有让萧丞相失望。可,神奇的就是那一年,王爷率十几万大军在边境与月叱国的那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几乎是停了战,战了停,对方一直纠缠着好像并不打算快点结束这场战争。
也是在这场分不出胜负的战争中,先帝突然驾崩了,皇宫大乱,可是等我们知道这个消息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这件事先不说,后来曾经听到传言,说先帝在临终前曾派人连夜送出两道圣旨,大家纷纷猜测这两道圣旨是给远在边境的王爷的,但后来从没听王爷说起过,这件事到底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先帝驾崩后,越贵妃,也就是四皇子,当今圣上的母妃,突然拿出一道圣旨称是先帝的遗诏。想必内容你也猜到了,可在当时文武大臣都无法相信这道圣旨的真假,主要是无法接受先帝会立四皇子为储君。大臣们,主要是以你父亲为首的抗议派,坚持要等王爷回宫后再决定储君的事情,后来身为吏部尚书的梅丰泉突然带头支持越贵妃,其他大臣无奈,只能摆出一套,母壮子弱,恐外戚干政的说辞拖延时间。谁知当天夜里越贵妃就撞死在先帝的棺椁之上,然后四皇子顺利登基继位。”
上官弘喝了口茶,看着阿柒迷茫空洞的眼神,叹口气接着道,“等王爷赶回来时一切早就尘埃落定,新帝登基,第一件事就卸了王爷的兵权,并且禁止王爷离开京城。我们都知道一场大清洗的风暴马上就来了。有大臣劝王爷悄悄逃离京城,也有人劝王爷装疯卖傻逃过此劫,王爷谁的话都没听,在王府大门不出。直到有一天在朝堂上有人揭发萧丞相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田地,意图谋反。当然,这样的说辞实在站不住脚,可正是这套站不住脚的说辞却拉开了这场风暴的序幕。
因为田地的事情皇上震怒,撤了萧丞相的官职,软禁在萧府,可是田地的事情还没调查清楚,又有人举报萧丞相与月叱国有勾结,意图叛国。此罪名一出,所有人好像都看到了萧丞相叛国一样,讨伐的奏折几乎能烧开一锅水。然后,就是查抄萧府,下大狱,严刑拷打之后萧大人一个字都没说。可是他不说,别人就会说,没多久他的同伙犹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杀了一波还有一波,事情好像就这样永无止尽一样。眼看这场火要烧到勤王府时,萧大人突然认罪了,并且由王爷亲自在他的府邸中搜出了与月叱国来往的书信。
这场轰轰烈烈的叛国案终于结束了,萧府中成年男仆被五马分尸,成年侍女斩立决,幼年全部赐毒酒。而萧大人和萧夫人...”
阿柒不自觉的握紧手里的杯子,上官弘沉默良久才缓缓道,“腰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