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普罗米修斯回来了-第2/3页





    夏鸣将ei的意志也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层,与弗洛伊德的精神人格对应。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人格层次划分中,人的“本我”就相当于肉-体的原始需求,包括了生存和种族延续两个方向,吃喝、安全和性,都在这一层。

    而ei的“本我”则是自我认知,通俗说相当于ei对构成“自己”的软件和硬件的感应、校验和控制。这不仅是确保ei完整性的基础,也是ei具备意志的前提。

    基于这一点,ei就跟mi有了明显的区分,已经一脚跨进了强人工智能的范畴。

    “自我”这一层,在人这边是人的肉-体需求对现实的适应,确保人在现实中限制和调整“本我”。

    ei的“自我”,则包括了归属认知和环境认知。

    归属认知就是与ei所属的个人和组织的固定对应,在个人这方面,通过密码、指纹、脸部、瞳孔、声纹甚至实时的视觉等手段形成识别库。组织方面则有更复杂的组织成员、流程和权限库来构成识别库,确保ei所接受的指令来自正确的主体。

    环境认知是ei在核心意志之外,对它面对的各种应用的认知。

    ei的核心意志目前只存在于单块终结者神经元芯片上,但这块芯片除了核心意志外,还会有很多第三方应用,比如现有计算机的各种应用,这些应用需要ei进行管理。而跟核心意志无关的各种文件和数据,也是ei所面临的环境。

    与此同时,环境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用户用更多神经元芯片承载mi和aei时,对这些扩展部分的兼容和管理,也需要ei去做调整。

    夏鸣提到的意志映射,重点是在“超我”这个层次。

    人的“超我”,在某种意义上跟夏鸣和哈萨比斯对话里提到的自我意识接近。也即是人在认识自我和现实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期许,和对自己的改变。至于弗洛伊德在“超我”这个层次上所强调的“道德”和“良心”,就不必去深究了。

    ei的“超我”就是对应主体的自我意识,在这个层次,ei将通过各种识别手段,以及对主体在具体应用上所做选择的分析解读,还有固定的调教程序,来构建主体意志模型,并将其作为面对模糊选择和不确定性问题时的决策模式。

    “大家都知道,在网络时代,搜索引擎和购物网站都通过mi了解你的喜好,这种了解过程是很机械的,结果经常也让人很无语,但也算是对个人意志的接触。”

    “到了ei时代,意志映射的方式就变得全面和立体,并且是成长性的。我们假设每个人的意志是一个圆,通过最初的调教,ei会建立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模拟你的意志,就像是用四边形来模拟一个圆,然后你的每一次决定,每一个判断,都是一次切边,让这个四边形扩展出更多的边,不断地接近这个圆。”

    “与此同时,ei会根据这个近似的意志模型,在某些场合替代你做出选择,然后根据你的回馈再做修改和调整,让这个模型不断趋近于你的真实意志。”

    夏鸣把ei的意志映射做了大概解说后,ppt上,整个ai矩阵消失,pei一词又恢复到最初的大小。

    此时大多数人对个人专属的ei已经有了认识,毕竟刚才的解说,基本都围绕着pei展开。

    pei下方再浮出一个日期:2019年11月11日,这应该是正式发布的时间。

    这个时间,有点眼熟。

    “原本我们计划在明年年初推出pei,但哈萨比斯先生的加盟,让我们的进度大大提前了,而关于pei的细节,比如说,它到底会是什么样的……”

    夏鸣说的时候,想的是去年十一月的时候,他站在这里说的话。

    ppt换到下一张,左边是两个熟悉的标志,右边是一个新的标志。

    熟悉的标志是普罗米修斯手机版和普罗米修斯电脑版,新的标志左边是“附脑”两个小字,右边是pei三个英文字母,中间是“火种”两个大大的艺术汉字,后面还跟着1.1的版本号。

    “我们给个人扩展智能,也就是pei取了个更大众化的中文名字,叫做附脑。iei将pei的技术授权给蝉动,蝉动推出的第一代附脑,取名叫‘火种’。火种的正式版本应该是1.0,但哈萨比斯先生和deepmind加入后,又增加一些新的特性,所以版本号成了1.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