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老熟人-第2/3页



  朱厚照接过奏折之后,快速的翻看了起来。

  奏折的内容也不多,没什么废话,很简洁。这也是朱厚照的要求。只要自己能够伸得上手的地方,一律要求作者简洁,全部都不允许说一大堆废话。

  在这份方略里面,齐欢把事情说得很明白,他认为想要做事情的第一步,那就是将所有地方衙门的税务账册接过来,然后进行核实。

  凡是地方有作假的,一律追究责任。而且在追查的过程中,查到一个,惩罚一个。这其实也是留了一个后手,目的就是为了收拾那些不听话的地方官员。

  一旦有哪些地方官员玩忽职守,或者是拒不配合,那么就用这条把他们收拾掉。

  看完这条之后,朱厚照抬起头看了一眼齐欢,

  现在朱厚照算是明白了,刘琦为什么用齐欢,同时也明白了为什么他能够走到今天的一个位置。

  这是一个很成熟的官僚,看问题很准确。

  这一次事情的难点,其实就在于地方的反对。而在地方的反对之中,地方的官员会起到很关键性的作用。

  所以齐欢第一步就是对准地方官员的,如果听话也就罢了;如果不听话,那就把他们收拾掉。看问题的角度准,找的方法也不错,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朱厚照很满意,于是转头看向了第二条。

  在第二条里面,齐欢就提到了这件事情的第二个难点,那就是关于土地隐匿的问题。

  齐欢从两个方向论述了这个问题,一个是投献,一个是故意隐匿。虽然是两个方向,但归咎起来就是一个问题,那就是朝廷的免税政策。

  这条政策是太祖爷制定的,所以齐欢没有对这一条政策指手画脚,转而想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要清查田地,重新编撰一份鱼鳞册,然后按照新的鱼鳞册征税。

  朱厚照知道,这件事情在后面的张居正做过,那一次也的确是查出了不少土地,但因为是文官做的,也就是他们自己查自己,所以漏洞比较多。

  但是这个政策从执政者的角度来看,它的确是好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它肯定是有问题的。

  因为如此一来,地主就会涨租子,会把压力传递给下面的人,也就是那些佃户。他们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这也是一个大问题,百姓会很难过。

  毕竟地主不会自己承担税收,所有的税收都会转移到生活穷苦的百姓身上。他们本身已经没有了自己的土地,租种的时候地租是比赋税低的,所以才会有投献。如果没有了隐匿的这部分土地,所有的土地都要征税,那么他们的日子会过得更惨。

  这就需要增加粮食产量,然后将富余的人从土地上解出来。

  这一点很关键,否则绝对会酿成民变。

  因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压力都太大了,已经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会产生大量的流民,稍有不慎就会造反。

  所以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只不过在场的人看不到,或许看到了也不会说。

  但是朱厚照却深知这里面的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惹出大麻烦。这也是朱厚照之所以到南京来的原因,他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解决,政策都是空中楼阁。即便自己想的再好,到了下面也会成为剥削和压榨百姓的工具。

  不过这和齐欢等人没关系,他们只要把事情做好就行了,所以朱厚照开始往下看。

  齐欢在这一条的后面也埋了伏笔,那就是如果查出来哪个地方的隐匿土地特别多,可以直接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甚至如果查出来有官员和地方勾结,也可以进行严惩。

  总之一句话,用各种绳套把官员套住,一旦他们敢有所行动,那就直接以各种名义把他们拿下。

  连续两条都埋了伏笔,可见齐欢对这些人的不看好。

  朱厚照很欣慰,这是一个能给自己做事的官员。如果这次把事情办好了,自己可以提拔一下齐欢。

  在这本册子上的第三条,齐欢写明了火耗的问题。这上面他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要把火耗归公,这一点朱厚照也想到了。

  总体来说,这三条实行下去之后,税务司就彻底成为了税务机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