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名声远扬-第2/3页





    王俊听了杨明的话,眼里看着他都能放精光,从欣赏现在几乎变成了崇拜,忙激动道:“虽是兄弟,能分清忠奸善恶,不随波逐流,有大将之风耶!当世未来朝局天下者,非孟德不可!”

    杨明听了这话,嘴角微微一撇,心里非议,我他么当然知道,以后汉朝是我的了,还用你讲!

    但嘴说非说想,杨明道:“先生过奖,如真有此一天,愿得先生相助!”

    “哈哈哈,此行不虚,不虚此行啊!”

    只见王俊听了这话,不知道哦高哪门子的兴,不顾在场的眼光,仰口大笑离去。

    这古代人的骨气难道还真的不是装的?杨明对于王俊的表现,开始对这汉朝的文人另眼相看了。

    也不知道袁绍兄弟到底办那个葬礼有什么用意,刚过两天就跑过来找自己喝酒。

    这古代的酒都是用纯真的五谷做的,闻着香,喝着也香,度数和现代的啤酒差不多,喝着喝着这两兄弟又开始对杨明一阵唠叨。

    “老弟啊,在我所识知人之中,就说你深明大义,才是渊博,未来天下,当是我三兄弟享有,孟德在这乱世,该有何抱负,趁你我痛饮之日,何不畅谈?”

    袁绍拿着酒杯,一个一个兄弟的叫的杨明头痛,这分明是来试探自己的,还装什么兄弟?

    不过现场,不止他们三人,还有一个与他交好的南阳名士何颙。

    这哥们年轻的时候,在洛阳游学,后来估计犯事了,被袁绍所救,然后一直和袁绍交好,而且杨明听说这个人,才智过人,特别会识人,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杨明还是不能大意,怕他们联合起来试探自己。

    “莫要折煞小弟,孟德抱负尚浅,只求百姓安居乐业,人人都有饭吃,士有抱负施展之处,长有养子之力,子有报丧之能,仅此而已!”

    杨明拿着酒杯,故意装晕片刻,才想出来这几句话来,但这几句话不知道是不是说到了何颙的心坎里,只见他庄重起身,拍拍身上灰尘,拿着身边的玉器酒斛,满脸敬意的向杨明走来。

    杨明不知道这哥们向自己走过来几个意思,心里还有点犯嘀咕,只见何颙走到杨明身前,俯身推酒道:“君之抱负,才是民心之所向,士心之所求,天下人之所安呐!此酒为天下人之所敬!”

    杨明深知古代这些文人的风骨,士不遇己而不折腰,不施材而不奉,见何颙这一拜,杨明慌忙起身,又左右为难,因为喝了这杯酒怕袁绍兄弟小心眼惦记,不喝这杯酒,传出去估计在才人眼里又落了个胆小的名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历史上都写了曹操最终成就霸业,难道还有错吗?

    “小小抱负折煞先生了!”

    杨明停顿了片刻,慌忙起身接酒道,用余光看了一旁的袁绍兄弟,接着道:“此酒我先替本初喝下了,未来得天下望本初有仁慈之心。”,然后一饮而尽。

    这事虽然过去了,但是应该是这何颙名士,在与人谈胸论足时经常提起,以致于很多天下名士,都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曹操的名声越来越大,杨明就越是苦恼,因为来找他的人越来越多,杨明虽学了些不少古代文人墨客的东西,但骨子里却还是现代人的思想,非常讨厌这些文人的繁枝儒节,但又不能拒绝不见,只得每天硬着头皮迎客。

    最心烦的是,这些人还给杨明出谋划策,还介绍一些离自己路途远的有名学士。

    首先在梁国有个名士叫桥玄,这老头当了一辈子官,位至三公,在朝廷上德高望重,说一不二,杨明被那些人硬拉着过去,拜见他。

    不过这老头还行,杨敏刚坐下,他就来了一句:“天下不久必将战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救,能安定天下的,除了你还有谁?”

    说罢,就开始大摆筵席,拉着杨明喝酒,甚至都想把刚纳成小妾的年轻貌美的姑娘托给他照顾,还说什么交到了忘年交。

    这桥玄老前辈还算是让杨明比较敬重的,最起码一点都不做作,接下来这些文人非要杨明去拜见的许劭,真是让杨明深恶痛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