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安心工作,闲暇码字-第2/3页





    有天,肥猫进入新的境界就开始装逼。身怀绝技的它混迹在一艘船上,这艘粮食已经不够的船面临着极大隐患,已被无数黑恶老鼠实际控制。哪只怀着理想又漂亮的母猫一边着急,一边却不待见肥猫。

    最后,母猫就被大老鼠拖走了……

    这个故事一经连载就热闹了,现在最流行的关键词是“突破,新境界”。

    几乎人人都喜欢这个话本,就连刘光世也很小白的姿态天天等着更新。传到苏州时被人笑掉大牙,秀才们觉得局座这根本就是流水账,哄孩子的,整个一本肥猫的练功日记。根本没啥文以载道以及核心思想什么的。

    但架不住人气强悍,现在不少孩子哭着喊着的让他们父母领着、专程从苏州来昆山段的水边听故事。也有许多说书人来洽谈购买版权,用于在各自的茶坊“转播”。

    之所以他们不盗版,是因为局座恶名在外。

    现在连载到漂亮母猫被拖走,结果遇到今日生日,大魔王就不更新了,等得人心焦。

    这就是局座这阵子干的那些事。

    进入蒸汽机研究所前,刘光头凑近低声道:“所以今日到底还有没有更新?”

    “没有啦,今日少爷我过生日又视察工业,不更新了。”

    张子文说完走了进去。其他人还好,四九和刘光头相比是最小白的,急的想抓墙……

    三号机运行现场。

    测试下来峰值功率在预估内,摸到了25个马力的边缘。

    至于使用寿命还不知道,等待后续测试。

    现有工艺毕竟有局限性,提升明显没有二号机那么大了,等什么时候付出的代价较大,提升较小时,那时就是这套工艺的尽头。用现在流行的武侠术语说就是:这套心法级别太低,只能走到这个境界。

    并且老罗和沈任飞已经给张子文交底:迟早要挤牙膏。

    现在算起,已经在这套工艺后面舔了两个+。那么偏于乐观向的推算,工艺不更新,架构设计不变的话,会在四号机时候走到尽头:半输出状态下的寿命约莫900小时,功率站上30马力。

    这个数据是个偏乐观的中轴,上下挪动不会太大。

    不过所谓制造一代研发二代。

    好在第二代冷凝蒸汽机早就立项了,至现在,已经结束了前期的设计和准备工作。正式进入了试产环节。

    这注定是烧钱的路,第一代蒸汽机只是噱头,是实验室产品。

    不到一千小时,三十马力的机器。许志先绝对不会批准采购。

    那就注定了这只是拜师学艺的投入,不能说失败,但也不能对第一代不成熟的机器寄托太大希望。

    今日是局座的生日,也是第二代汽缸的试产。

    于是参观了三号验证机运行后,巡视组又去了301所那边。

    老罗手下真有一群不错的磨具师。

    眼看着那个被他们修建的还算可以的沙模被注入新改良工艺炼化的铁水,直至逐步冷却定型。

    修建沙模时倒是相对容易,但拆除很麻烦。

    技术工人开始在外部小心翼翼,掌握着适合的力道敲沙模,因为害怕损害到汽缸。

    汽缸内圆则更难拆除。

    有人建议让他们工作,明日再来看,张子文却不走,要等着看。

    眼见这效率实在太低,不过这个办法太慢太麻烦,试产阶段用于验证可以,但也太考工人的个人技术。

    譬如现在,哪怕工人再小心,也难免在拆除工作中,造成材料强度不够的气缸一些很难修复的几何变型。

    是倒是哪怕有少许的变型,总体上的几何完美度肯定高于第一代的设计。

    是倒是张子文也没有完美强迫症,但这问题总要解决,提高效率还是其次。张子文的目的是,让并不需要程度太高的工人,也能参与到汽缸制造中,并产出相对规整的产品。

    只要测试了证明这思路,这套工艺下的气缸强度暂时达标。那么镗床的研发,就要提上日程。

    初代镗床的设计不复杂,会很简单。真正的瓶颈还是在材料和工艺。

    做是一定可以做到的,材料强度并不会成为很大问题,譬如齿轮的抗屈服强度不达标,则可以利用速比来减压。环节越多,距离受力点跨度越大,则工人的做功效率逐步损耗。但毕竟能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