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作战参谋部的日常-第2/3页





    这结果张子文不意外,退一步道:“不让你担风险,做我的焦炭代理商,帮我卖掉,让我回收一些资金总行吧?”

    李晓兰道:“思路没问题,但你量这么小,还让我出面帮你卖,会不会太儿戏?”

    张子文就此不说话了。

    李晓兰又道,“这样吧,木炭的价格,我个人买了用吧。”

    已经不能要求更多了,害怕她不买,张子文果断让把不多的焦炭打包,贴上了“已出售”标签。

    李晓兰哈哈一笑,觉得碍于面子买了些没用处的东西,但内心里看他这么好玩又积极,也觉得蛮有意思。仅仅为了他这个人,也愿意花费一些毫无意义的钱。

    “海边太冷,我该走了。”

    李晓兰走出两步又回身,看着张子文,“现在不是瞎折腾的时候,该缩表了,否则很容易完蛋。你应该知道这事的吧?”

    张子文摇头,表示你不懂。

    这让李晓兰很无奈,你好歹见到锡矿,拿到资金后再加码,但这其实也是张子文与众不同的地方,又深深的看他一眼,离开的时候道:“你小张银号的金主简直倒了大霉,本姑娘话放在这里,两月内你不把朱勔打怂或者出锡矿,小张银号会和海事局一起关门。”

    说完走远了。

    她没有危言耸听,张子文誓师时候说“海军到了生死存亡时候”也是真的,打不怂朱家,享受不到铁矿石的黑市溢价,又上了比较烧钱的焦炭研发项目,连带小张银号的冗余资金也快枯竭了。

    别说挤兑,海军如果无法扭转亏损,还不出款来,两个月后小张银号将被迫宣布:暂停利息支付。

    大家都不是白痴,这就意味着小张银号玩脱了。有没有人挤兑进而追债先不说,反正玩脱了以后就不可能再能融资了。

    战争包治百病,转移内部矛盾不是说说,当然要打赢了才行,输了么就说不成了。

    那么战船已经到达,现在代号为“拯救”的海军缉私执法行动进入了部署环节,干了朱勔的走私船队就等于渡劫……

    现在没有任何一件事在正轨上。

    承担着亏损价格,组织了五百多人力源源不断依靠在雪中步行,把矿石送入苏州。

    炼化出焦炭自己舍不得用,也承担则亏损价格,送铁矿石时顺带供应给李晓兰去使用。

    刚起步规划的宿舍也停工了,连阑尾楼都不算。

    海军唯一不缺的是军粮和军盐。另外,有几百斤当初出海渔民们“上缴”的鱼干储备着舍不得用。

    储备鱼干的仓库里老鼠多到丧心病狂,小宝作为驻防在仓库的陆战队成员,每天都排队枪毙上百只老鼠,但它们仍旧前赴后继,源源不断。

    刘光世的突击队已经临阵磨枪,开着船在附近水岸做战术演练。

    听人说他们闹了无数笑话,其中之一是,善于在陆地打骑兵突击战术的刘光世,需要速度加力的时候他竟是在甲板上跺脚,用鞭子猛抽桅杆。

    然后整个甲板一地鸡毛,军士们对平衡舵,操帆,甲板疏通等等事宜毫无经验。

    这是因为战船到达后,李晓兰的人全面撤离了,他们不方便和即将发生的这场战争牵连上关系。因为他们知道,有可能会死全家。

    凡此种种,全都有问题,全尼玛不在正轨上。

    张子文善于文书工作,于是是张子文亲自出任策划和统筹工作,汇集了当地比较有经验的渔民,参考理慧子翻译的航海日志。

    连海图都没有,乃是张子文凭借超强的记忆,把后世见过的、有关这个地区的海岸棱角以及海图,模拟两可的绘制了出来。

    然后再参考那些经验丰富的渔民提供的经验和细节,又逐步修正海图误差。

    此外,刘光世三艘突击船推演战术的同时,也携带着验证张子文海图的重要工作。管他们是老粗还是书生,全部强行一边学习相关知识一边验证,临阵磨枪。

    持续了十日后,时间,大抵能用的近海海图也就有了。

    大家处于什么位置,来自东瀛的船队会以走什么航线等等,不说绝对精确,却已经在初出茅庐的海军大臣张子文心里,有了大抵棱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