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75章 根本问题-第2/6页



    此事奏报到了汴京城以后,赵祯、寇季、吕夷简等人商讨了好久。

    最终商议决定,将兴庆府等地那些不服管束的百姓,分别迁移到两支禁军坐镇的地方,恢复西夏此前推行的苛刻的政令,管束着他们。

    以十年为期。

    十年内,表现良好,并且愿意真心实意的成为大宋之民的,经过了层层考核以后,才会被移居到宋人居住的地方。

    表现恶劣的,会被发配到两大沙漠边缘吃沙子。

    在这种办法管束下,要不了多少年。

    兴庆府等地就再也没有敢反抗朝廷的人。

    但这个办法所需要的时间很长。

    需要数十年之功。

    当地的一些地方兵马,数十年之内都没办法动。

    就是因为在消化西夏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

    所以在面对大理的时候,吕夷简三人自然而然的将在西夏遇到的麻烦考虑了进去。

    若是没有寇季提出了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的话,他们很有可能会硬着头皮,选择原有的办法。

    可如今有了寇季提出的以大理人治大理人的方法,他们就不需要再自找麻烦。

    赵祯在看到了吕夷简三人一起表态赞同此事以后,笑着道:“三位爱卿的意思,是赞成朱能为帅?”

    吕夷简正色道:“臣只是赞成朱能的谋略,但臣觉得朱能不适合去大理。”

    赵祯略微愣了一下,沉吟道:“吕爱卿是觉得朱能打不下大理?”

    吕夷简坦言道:“朱能也算是一位沙场上的宿将,他去攻打大理,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但治理大理,以及如何拿捏用兵的分寸,朱能还有所欠缺。”

    寇季告诉朱能的办法,有点像是钝刀子割肉。

    需要极好的掌握好分寸。

    要逼迫大理拿出更多的钱财,却又不能逼得大理狗急跳墙、鱼死网破。

    其中的算计很深。

    朱能未必算计得准。

    赵祯听到了吕夷简的话,沉吟着没有开口。

    王曾在这个时候拱手道:“臣以为,种世衡可以担此重任。种世衡此前治清涧城,所建立的功业,朝野上下有目共睹。

    他能征善战,又能治理地方。

    无论是在兵事上,还是民事上,都能很好的拿捏住分寸。

    是征讨大理的不二人选。”

    赵祯感叹道:“朕此前说过,谁给出的谋略最好,就用谁。如今朱能给出的谋略最好,朕却不用他,朕会失信于他。”

    吕夷简不咸不淡的道:“官家,朱能奏疏中提到的谋略,并非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寇季帮忙想出来的。细细算起来,这应该是寇季的谋略,而不是他。

    所以官家不用他,也不算失信于他。”

    赵祯叹了一口气道:“终究是他递上来的奏疏……”

    “那就让他们两个一起去好了。”

    寇季突然开口。

    赵祯、吕夷简、王曾、张知白,齐齐一愣。

    愣神过后,吕夷简撇着嘴道:“小小大理而已,派遣两位重臣去,会不会有些兴师动众?”

    赵祯缓缓点头,看向了寇季。

    种世衡和朱能,如今都是中枢之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