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创业起步-第2/3页





    “你当然英明呀?好了,快去收拾桌子,你这个主人怎么能让客人忙活呢?”

    “嗯”了一声,何盈盈赶紧起身去收桌子去了。萧军对凤玲说道:“嫂子,您就别忙了。把你准备的东西拿出来说说,现在大家投资的积极性都很高,曾铁和司马投1万、丁明科和白骨精投1万、阿豪投200万,加上你的1200万,现在有16c0万了……”

    何盈盈一听这事儿,当然不甘落后,打断萧军的的话,说道:“小秘,我们也要投的。大嫂做最大的股东,我们俩个投200万吧,你的那一份,我先给你垫着,你奖金发下来就马上还给我。”

    这个方案很合理,萧军没有理由反对,但是郝凤玲却不干了,她刚想说话,萧军马上用眼睛制止她,他知道她想说什么,但

    愿听到这样的话。

    凤玲的脑子里面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到底要不要说出来?正在他犹豫的时候,袁朗插嘴道:“我刚才听丁大哥介绍了大嫂,我很感动的。我是一个学生,没有多少钱。但是为了表达我的一份心意,我拿出这几年为客户做建筑和装修设计挣来的钱,投资1万,加上的00万,这样大嫂的新公司总资本就有2000万!还有,新公司的装修设计和施工监督都由我免费包了。

    我虽然第一天认识你们,但是你们的热心、上进,我觉得你们值得我交朋友,请不要拒绝我成为你们的朋友吗?”

    萧军笑了,虽然不知道他的过去,但他体会得到袁朗热情、坦诚、又不乏冲劲儿,要比李雯好接受多了。他第一个带头鼓起掌来,跟着大家都鼓掌表示欢迎他加入。

    按照郝凤玲的预想,新公司把那些死难船员的家属组织起来,她已经联络到50个人其中有35个人愿意加入进来是因为这些人大多来至不太发达的地区,文化水平不高,针对这个情况凤玲准备把公司的经营方向定在清洁服务、或是餐饮类上。

    在清洁服务上,海已经有很多公司,但绝大部分都是小公司,只能做内部清洁,对于难度极大的大厦外部清洁因为受投资大的约束,尤其是高层大厦外立面的清洁市场竞争非常小。餐饮类门槛比较低,只要请到好的厨师可以开业。

    说完自己的想法,凤玲静地看向大家。餐饮业是李最熟悉的行业,厨师完全可以从她父亲的公司里去挖,所以她支持餐饮业;袁朗是搞建筑的,他支持大厦外立面的清洁服务。何盈盈和曾铁则认为大厦外立面的清洁工作太危险,不适合女人去做,如果要聘请临时工让别人去做,那就失去了开公司的意义了。

    白骨精和明科认为餐饮业很难侍候利比较难,尤其是新店,很难吸引到客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议论开了。大先都是实实在在的公司股东,每一个人都拿钱出来了所以都非常关心它的未来发展。

    萧军一直做听众,一句话也没有说。等他们争持不下的时候萧军让盈盈把他的笔记本电脑取来,打开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文件说道:“大家看看我的方案怎么样?”

    萧军有准备而来的以大家全都闭上了嘴,萧军这才开始说道:

    “根据统计公司员工里,有18个能达到高中文化水平,十个初中文化,七个小学或没有文化。其中是渔民的有12个,曾经和鱼打过交道的有8人,种地的有6人,从事过小商业贩卖,5人干过养殖。跟着,我在网上搜索了很多信息,现在城市刃口增多,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们对吃得方面要求高了,尤其是上海,每年乌龟、甲鱼、刀鱼、大闸蟹、河豚、徊鱼等水产品需求都是供不应求,价格市场都非常好。我的方案就是,在浏河、浦东三甲港开辟养殖场,可以利用她们大部分和鱼打过交道的优势,请专业的老师培训一段时间,做水产养殖。大家看看怎么样?”

    这个方案一出,马上赢得一片响应,上海的大饭店多,上海人对吃很挑剔,加上两千多万的人口,全国前三位的消费水平,这都是预示着行业前景看好。最主要的是适合现有的35个人去做。

    没有反对的声音了,方向就这么定了。剩下详细的细则上,这里面都有比他厉害的,丁明科负责财务和资本的运用、郝凤玲负责行政和管理制度、袁朗承担养殖场的建设审核、司马沁负责产品宣传,李雯首先代表李|:和新公司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