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迂腐(二)-第3/4页





    6逊用力摇头:“忠臣不侍二主。吴候待我恩厚也从未有负于我。我今日兵败**被擒不能以一死以报吴候已是不义若是背主他投是为不忠。弟断不作此不忠不义之事。”

    6仁皱了皱眉问道:“那伯言你认为何为忠何为奸?”

    6逊道:“兄长不必多言弟心意已决。”

    6仁也早猜到6逊一犯迂腐会有如茅坑中的石头又臭又硬当下便把一套准备了数日的说词给搬了出来。当然这里面有刘帮他加的水份:

    “伯言为兄问你吴候孙权可是大汉之臣?”

    6逊一楞。回应道:“这个当然!”

    “那么这么多年了江东孙氏三代可有过一次上贡于朝之事?”

    “……无。”

    6仁开始步步紧逼:“你可知道小霸王孙伯符最初向袁术借兵三千是用何物为质?”

    “传国玉玺……”

    6仁忽然放声大笑:“何谓忠?何谓奸?孙文台本为汉长沙太守讨伐薰卓时也曾大兴义兵为国讨贼可是在得此国宝之后私藏国宝不是包藏反逆之心又是什么?或许前人之罪不当论及后人可是孙伯符与吴候两代虎据江东至今身为汉臣几时又曾进贡于朝?据我所知。他们割据一方拥兵自重。时不时地又攻占汉土划归其治。早晚只怕是必行这偕越之事。论忠论奸他们才是真正地奸逆吧?”

    6逊愕然许久缓缓的应道:“兄长大汉气运将尽正当以有德者拨乱反正取而代之……”

    “住口!”6仁暴喝道:“你口口声声说这忠奸之论自己却在行这不忠于国之事!依我看真正坏我6氏清名的人是你!大汉国运如何又能怎样?我6氏历代仕汉百年忠良。又岂能以逆汉之人为主?或许汉之天命终不可违但我们6氏既为汉室忠良好歹也要尽尽人事不可助人行逆汉之举。为兄退守夷州并将夷州并入汉之版图就是想为汉室再延上一口气如此方能不负我6氏百年清名!”

    6仁这招叫以毒攻毒。你6逊不是迂腐吗?咱就来个比你更迂腐!迂腐到你无言以对别再拿什么忠义论来堵人嘴。

    6逊被6仁地这番抢白说得脸上青一道红一道强自支唔道:“吴候……他并未行过什么叛逆之事……”

    6仁道:“这些我们不去论他好了。孰忠孰奸自会有后人评说。伯言。为兄也实话告诉你泉北一役后我已经放出了你死于山越之战的

    对吴候来说你已经死了。你的忠义之名早已得全。设府立治并不想介入中原战乱仅仅是想在乱世中建起一片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净土而已。只是我无心犯人他人却会有心犯我夷州又缺才良才为兄真的很需要你在身旁相助。身为汉臣我会年年纳贡于朝略尽忠良之意于我6氏既能保我百年忠良之名又能使我6氏家势重振于公于私都是上上之举……伯言你好好想想吧。”

    6逊陷入了茫然之中偏执于忠奸心态地他一时间又哪里能分辩得清?

    6仁看在眼里知道想说服6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地事他也必须给6逊静思地时间。微微叹了口气6仁又取出了夷州谏议大夫的印绶放在桌上道:“这是谏议大夫印为兄一直在给你留着等你想通的时候便带着此印绶来议事厅找我吧……如果你一意不肯出仕夷州为兄也不强迫你但你既然‘死’于泉北一役为兄也不希望你回到吴候身边。你可以在我夷州隐居为兄既然是夷州之主将养宗族之人也是份内之事。”

    6逊没有回话只是反问道:“兄长愚弟可否过问一句与弟在泉北山间相峙数月的领军之人是谁?”

    6仁道:“你们交过手却还不知道是谁?”

    6逊道:“我知有个黄信领军另外一人却只知姓刘俘获中人也只是知道黄信称其为刘先生。此人智谋深远弟心中敬服很想见上一见。”

    6仁道:“这个不难他也很想和你见面长谈一番……他姓刘名乃是光武嫡孙原本和为兄一样是曹公帐下之臣后因事故来的夷州。实话实说我这夷州太守一职是他让给我的自己现任夷州主薄。”

    6逊微微吃了一惊:“可是淮南刘子阳?弟曾听闻汝南许劭称其有‘佐世之才’不想竟在兄长帐下。”

    6仁道:“你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现在你伤势未愈不便走动不然为兄会领你在夷州各处看看看地不是什么兵强马壮而是此间百姓是何等的安居乐业。为兄也不怕告诉你这里的百姓很多是为兄从河北战乱之地转运至此的流民。还有一件事就是夷州这里有一个人在没有把她送走之前你绝对不能离开这里以防与她碰面……她是为兄心里的一个大麻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