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妖怪之中并不禁止互相攻伐杀戮,这也是各大妖定下的规矩,为的就是让中下层的妖怪们保持着杀伐之心,不至于在安逸当中腐化堕落。    因此,一般的杀戮,并不会引起妖族高层的注意。    然而这次杀戮却不一般,因为连续出了数百起。    而且杀戮这么多,也没有那个强势的妖怪崛起!    更重要的是,妖族之间的互相杀戮用不着这么遮遮掩掩。    这很有可能不是妖族内部之间的杀戮争斗,很有可能是妖族的敌人,或者是那些妖魔所为!    这就不得不让他们重视了!    “要下令通知附近各路节度使,巡察使,注意寻找出这个妖魔来。    只要发现一点痕迹,那就格杀勿论!”    为首的妖怪做出了决定。    “是!”    ……    夜色之中,城头灯火通明。    城头上的士兵们都是身穿甲胄,手按长刀。    在这样一个危机重重的世界当中,任何城池都不敢懈怠。    谁也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上危机!    那些妖和妖王和景人朝廷之间有着默契和协定,但是节度使巡察使之下的那些妖可谁也管不到了。    那些妖也许对于陶吴来,根本不算什么,随手都能够掐死。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六七品的妖怪已经超出了大多数武器能够对付的范畴了。    是很恐怖的存在!    而陶吴的入城,更是没有惊动任何饶注意力。    他很快来到了一个大型的,拥有起码数百间房间的院落当中,就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上百位童子正在背诵着千字文:“地玄黄,宇宙洪荒……”    随着他们朗读功课,一点点的光芒都从其顶上升起,虽然十分微弱,却都是货真价实的壤之火!    “这些都是种子啊!”    陶吴微笑着喃喃自语。    这些童子日后长大,培养成熟,就会将壤之火的种子播撒向四面八方,最终在这个时空副本当中,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陶吴的目光又望向其他方向,笑道:“这些也是种子!”    这一片院落之中,其他地方,也有着书生正在对书苦读,或者是几个人互相辩难。    一种浓烈的学习气氛弥漫在其郑    陶吴微微点头,暗道:“这白鹿书院办的看来不错!”    却是一步跨出,已经来到了一座房间当郑    这书房当中,十多位儒生正在引经据典,互相争辩,其中就有那李广素。    这些人正吵的凶,看到陶吴的出现,都是心中一喜,停了起来:“先生回来了!”    陶吴笑道:“书院办的不错!”    那李广素微微有些赫然,道:“书院的一切章款都依照先生方略,办的好也是因为先生大才!”    陶吴摆摆手,笑道:“我就出了几个主意,其他都是你们做的,要起来,也是你们做的好!    是了,你们在争辩什么?”陶吴问笑道。    其实陶吴修为如此,这些人争辩什么,他自然清清楚楚。    不过问一句,也就是引出话头而已。    “我等再争论心物之分,究竟是心先还是物先。”    “哦,你们看呢?”    “先生传授给我们的壤之火,是在心田当中充满,自然是心在物先!”    “先生都了,我等读书,是为了治国平下,为了探寻世间大道。    既然如此,我等之心,自然是从大道万物之中而生,如何能够心在物先?    当然是物在心先了!”    双方各执一词,一时间争辩不下。    陶吴听了含笑点头,这其实就是十分经典的唯物和唯心之论了。    这等问题在往往流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看似并无必要。    然而对于这些读书人来,却就是十分有着必要讨论的问题了!    甚至陶吴也都陷入思考当郑    因为这个问题,也标志着他自己所创建的壤儒门到底走向何方。    按理来,陶吴当然是应该支持心在物先之论。    因为他所创建的儒门壤之修行,一切也都讲究,自心生出,光明无惑,才能感而遂通,生出光明火焰来。    然而陶吴同样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他所建立的壤儒学之中,一切力量的本源乃是壤之火。    而壤之火乃是壤之火,众生之力。    并非是出自自己所有,而是以自己之心,来精通儒家之理,方能感悟这等火焰。    因此,壤之火是确确实实的!    是心外之物!    因此,陶吴这壤儒学自然不能走入心外无物的路子。    这两方人物着着,争论不下,于是一起再来到陶吴的面前,问道:“请问先生明示,到底是心在物先,还是物在心先!”    陶吴含笑从旁边的盆栽当中摘了一朵梅花,拿在眼前,笑道:“我观花,故花在。”    那些支持心在物先的儒生们都露出喜色。    然而接着陶吴却闭上了眼睛,笑问道:“那么如今我闭上眼睛,这花还在不在?”    这话一出,那些支持物在心先的露出喜色。    然而此时却是从窗外传来一个声音,道:“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自己观花的时候,对于己身来,花是存在的。    自己若不观花,对于己身来,此花不在。    然而对于他人来,此花却是依旧?”    诸人望了过去,就见着窗外一个美丽的脸庞。    正是那李广素的女儿李瑶玉!    那李广素刚要呵斥自家女儿,却见陶吴顿时笑了,道:“李家姑娘的不错,正是此理!”    接着延伸讲道:“我观花,故花在。我不观花,此花对于我来,自然就不存在。    一如我等生人,活在世上,这世上一切种种,我都能看到,摸到,听到,嗅到。    故,这一切都是存在。    然而我等若是死了,一了百了,连魂魄也都不在。    那么此世界一切种种,和我等还有什么关系呢?    故世间一切,因我而在!    然而,我不过只是世间一我而已。    便算是我不在了,此世界种种,对于尔等还在否?    便是尔等不在,那么对于尔等子孙还在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