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独辟蹊径-第3/3页





    先把钱赚了,再用钱去培养更好更合理的青少儿美术环境。

    但环境改变了,又能如何呢?

    倒逼体制改革么?

    那是最不现实的事情。

    所以万长生也只是走一步看一步,先做了再说,尽可能把这个过程做得有钱赚,不管怎么说,把钱赚了再源源不断的投入改变,量变到质变,总有变化的那天,他甚至都不在乎是不是在自己的生命岁月里面能改变,这恐怕也是千百年来,万家人习惯了世世代代传承的耐心。

    毕竟国内的任何家长,都不会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这样的培训学校来学画画,却不知道未来前途在哪里。

    来学的底线要求就是要能考上大学,进而到美术学院,更高要求就是当画家,赚大钱,最有见识的起码也是说尊重孩子的爱好选择,但也要为未来的人生考虑设计。

    这就是现实。

    没有家长愿意为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把孩子拿来做牺牲的。

    可显然艾米拉绝对是个另类!

    他不是中国人,他根本就不用在国内的体系里面折腾,以他家的底子,未来这孩子成年以后,很大几率不是在西亚就是在欧美国家厮混。

    所以这孩子不用考虑升学压力,可以纯粹的按照艺术培养,先天兴趣的路子来。

    如果他能独辟蹊径的成才,那不就证明了一条路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