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二百零二章-第2/4页



    尤其是有能耐走他们老路的,那些腹藏兵法、战功显赫、还可能因此掌有兵权的镇边大将。

    相当了解赵恒作风的陆辞,还不厚道地想,要是曹玮当真提出这要求的话,怕是就能担心他居心叵测、有拥兵自重之嫌的官家,提前满足调回京中的愿望了。

    见陆辞毫不犹豫地否认了自己心中刚刚燃起的希冀,曹玮面上顿时难掩失望。

    “也是。”

    他长叹数声,苦笑着摇了摇头,就心灰意懒地不再开口了。

    风起云涌,单他一个浑身新伤叠旧伤的老将操这心,又能顶什么用呢

    唯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陆辞在通过曹玮的反应,确定了来时的推测后,心情也不轻松。

    比起单纯对军机敏锐、才早早防备起来的曹玮,消息要灵通不少的陆辞显然知道得更多。

    于是也就更加清楚,摆在自己面前的不但是个被掏空了钱的烂摊子,还是颗随时可能爆炸的。

    吐蕃如今的赞普欺南凌温,不过是被李立遵和温逋奇联手推举上去的傀儡。在顺理成章地成为论逋后,李立遵的野心却未得到满足,而是与昔日的同盟温逋奇争夺起权势来。

    然而二人的威望和权力不相上下,要想彻底压倒一方,绝非易事。

    只是在斗争最激烈的时候,大宋蝗灾爆发,这本来影响不到吐蕃祸事,却因陆辞的神来一笔,在大宋境内没爆发上多久,就引到临近的吐蕃、党项、辽等地方去了。

    蝗灾的肆虐,瞬间让吐蕃境内寸草不生,百姓叫苦不迭,两派之间的殊死斗争,也不得不因这场莫名其妙的天灾而中断。

    等到好不容易恢复一些元气了,李立遵就按捺不住,于去年年底重新有了动作。

    他堪称异想天开地派人前来大宋,讨要赞普的封号,而作为交换条件,是他替大宋出兵讨伐党项李德明。

    当时的赵恒正与太子赵祯拉锯着,碰巧商议此事时,上朝的正是这位好求神拜佛的官家,自是想也不想地拒绝了。

    更何况,自从最能兴风作浪的李继迁死后,李德明就俯首称臣,表面上成了乖顺的孙子,何需找他麻烦

    且不说这有损大宋仁爱的名声,哪怕真让吐蕃讨伐成了,吞并这么一股势力后,得到壮大的也是吐蕃,而与被顶了名义的大宋毫无关碍。

    果然,李立遵的请求,当场就遭到了朝中一致的拒绝。

    陆辞对官家的反应并不意外,也难以评断此事对错。

    但对李立遵的下一步动作,他从此就变得分外留心。

    毕竟,在无法通过亲密大宋、征讨软柿子党项来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后,李立遵定不可能善罢甘休。

    换句话说,吐蕃并非没有调转枪头,公然朝大宋开战的可能。

    再者,城中守军六千,向来不是个秘密。

    大宋朝廷清楚,吐蕃也不难探查明白,对小动作频频的党项,也不可能隐瞒得住。

    秦州州城的城墙虽是伤痕累累,却颇为牢靠,曹玮所言不假,但对城中人数也了若指掌的敌军而言,又怎么可能明知两万以下的兵马注定徒劳无功的情况下,还派人出去送这死不说,还惹个大麻烦回去呢

    这份秦州安全的信心,可是建立在敌军蠢钝不堪这一完全不存在的前提上的。

    陆辞向来喜欢换位思考,以己度人。

    这会儿他也忍不住想,若换作是自己的话,要么就从头到尾,完全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侵略意图,要么就频繁轻犯,让守军一方面厌烦不堪,一方面也被小动作而松懈了防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