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第九十八章-第3/3页





    陆辞挑了挑眉,看向晏殊。

    晏殊颇为伤怀地感叹道:“你我相识于偶然,又不好在外碰面,好不容易建立起这么深厚的交情,你说走就走了,徒留我一人在京中奋斗……我思来想去,连一顿正经的践行宴也无法送你,唯有赋诗一首,聊以祝愿。”

    陆辞已习惯了友人们动不动就赋诗一首、吟词一曲的行径,将纸展开,不出意外是首《赠陆知州之任汾州》,便笑着收下了。

    与晏殊作别后,陆辞心里因受到些许感染,不由放弃了趁这最后一天逗留汴京、大吃特吃的原计划,而要先回家中,好好休息。

    但当他骑着马,在归途中时,心念忽地一转,不由拨动缰绳,催马拐了个小弯,往王旦的相府去了。

    他知此时此刻,哪怕满腔谢意,也不好上门,便只打算遥遥地看上一眼。

    不料才到拐角处,就见一陌生的宽敞车驾停在相府门前,车夫刚巧下来,搀扶车里人下车。

    那人的侧面,就被陆辞看了个正着。

    此人穿着三品以上官员才可着的紫色官服,身形干瘦,唇紧紧抿着,眼窝颇深,容貌短小,眼神却透着阴鸷。

    最醒目的,还是他脖颈上生了一颗极醒目的大肉瘤。

    陆辞往后小退一步,就将自己彻底隐入了两边的林木之中。

    他想,此人甲状腺肿大,恐怕不止缺碘,还很缺德。

    哪怕从未谋面,凭这如此显著的特征,他也能认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与寇准斗争正酣的宿敌、为自身官途不惜促成天书下凡的闹剧的瘿相——王钦若。

    在安安静静地目送王钦若入了王旦府邸后,陆辞淡定地移开了目光,未做逗留,而是立刻转身离开了。

    比起对‘五鬼’深恶痛绝的王旦等人,陆辞显然没那么深刻的迁怒情绪。

    ——说到底,他们只是为一己私欲而迎合上意,真正做这决定的罪魁祸首,还是当今圣上。

    难道王旦就看不出来吗?

    绝无可能。

    只是他深受忠君爱国的儒家思想教育,绝不可能会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只会将满腔怒火宣泄在五鬼身上。

    想到这,陆辞不由摇了摇头。

    自己目前人小力微,与其想这些,还不如多吃一口蛋奶酥呢。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我马上要考核了,所以肯定优先复习,一直到1010号,更新时间和频率都比较不定tt希望大家理解。

    如果断更或者迟更什么的,都会在文案说明的!大家不要白等!

    注释:

    1五鬼之中,王钦若颈上有个大肉瘤,人称“瘿相”;丁谓则长相很猥琐,像个猴子;林特更是身体瘦弱,弱不禁风。这几个人都是一副病态样子,却个个才华出众。(《大宋帝国三百年7-真宗赵恒下》)

    2汾州的辖县等信息出自《狄青传》

    3皇上的诏令要发到中书也即政事堂,由宰相签发。如此宫禁与中书一体,可使国家政令统一。诏令一般由翰林拟写(政令则由知制诰拟写),到了中书,遇到“不合”之处,可以“驳回”重拟。此一层意思,是保证国家法令的严肃性与妥当性。所以王旦可以“压”下皇上诏令,暂时不发,来争取圣意变更。(《大宋帝国三百年7-真宗赵恒下》) 富品中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