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历史不在重演-第2/3页



  “呃...这个。”陈波本来不想谈的,可是看着杨晨东那认真的眼神,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下面的人是有些意见的。但并非是主流,还是有更多的人喜欢跟着六少爷一起干。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还想建立军功,生怕现在就没有仗打了,那他们岂不是多年的训练到头来没有了用武之地吗?”



  “呵呵。”听到陈波的解释,杨晨东笑了笑。年轻人想要建功立业,自然是想要参加战争,如此才有机会。可除了他们之外,怕是更多人还是不愿意在继续打下去了吧。毕竟和平才是人人心中所愿之事,战争除了极个别极端之人外,并没有人希望发生。



  如果可能的话,杨晨东又何偿想要发动战争呢?他想陪着老婆孩子,一家子团团圆圆那多好。但事实不允许他这样去做呀。因为他不确定现在的杨系能够坚持多少年的辉煌。



  想着历史中大明曾是这个世界的中心,除了大明的土地,其它地方都是蛮荒而已,大明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大明的人就是最高级的种族。



  然后,两次鸦·片战争彻底的把中华民族打醒了。



  原来,我们不是最先进的。



  原来,欧洲人把全世界都差不多抢光了。



  原来,我们已经落后很远了。



  那我们早干嘛去了?早就不知道吗?



  知道。唐朝开始,华夏就是世界的中心,万国来朝。



  宋朝时,东南沿海就停满了阿拉伯商船,那个时候的大宋朝,已经开始从原始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到了朱明时代就更不要说,郑和下西洋时



  ,所过之地谁不敬佩。很多国家都以能够给大明上贡为荣。



  但也仅仅如此罢了。大明进入英宗时期便等于是进入到了中叶,接下来就是一路的下坡了。最终被历史所掩没,最终被一群人数只有上百万的鞑子所统治,想想那是何等的可悲。



  如果现在的杨晨东就停手了,他也不敢保证他的子孙会有不会被灭掉的一天,会不会被其它的异族所统治。而为了没有这一天的出现,就需要他现在更多的努力。比如说,世界大同,汉人成为彻底的主宰时,纵然有一天子孙不争气,将天下丢了,但能替代他们的人也一定是汉人,也算是肉烂在了锅里了。



  而他的这个想法,怕是没有多少人能理解,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便想不到。



  杨晨东不一样,历史已经告诉了他一切。想他年轻的时候,就曾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让那些异族知晓,汉人的高贵是不容亵渎的,他也无法原谅那些人的所作所为。



  无法原谅异族每每趁我华夏国势衰败之际南下侵略。



  无法原谅华夏一次次的宽容都被他们当成了东山再起的机遇。



  无法原谅他们每次呼啸而来扬长而去之后留下的狼籍遍地。



  无法原谅他们背信弃义、猪狗不如的卑鄙行径...



  早在孔夫子时代,周王翰便被犬戎族一度逼到了亡国之境,西京长安陷落,平王迁都洛阳,这才勉强度过了危机。



  正是那一年,无数华夏女儿被蛮族凌辱,血泪斑斑,他们的尸体,他们的血都在警醒着我们,警视着我们对于异族,不可心慈手软。



  春秋战果,趁我华夏内部分裂,匈奴大盛,一度率领蛮族侵入华夏大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一笔笔血帐已经多年,也是应该清算的时候了。



  而这个清算工作就由他来完成好了。至于有人说自己穷兵黩武,说自已杀人如麻,说自已排斥异族,没有大国的胸襟,没有广阔的胸怀,那便由得他们去说好了。杨晨东有属于自己的坚守,而现在他还有能力,便要把想做的一切都做了,并做到最好,做到极致。



  陈波终还是离开了,他被撤掉了远东军军长的职务,但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的苦楚,相反他还为杨晨东的那一番话要大力发展远东地区而激动,因为这证明着自己的用武之地到来了。



  又是两天之后,田虎打了胜仗带着俘虏的一众蒙古骑兵还有别林斯基的商队来到了阿尔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