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刺丁案(十):女中豪杰-第2/4页





    陈璧君和侯东来在等待金条到来的时间里,侃侃而谈,东拉西扯,两人甚至使用英文交谈,扯了五分钟的莎士比亚,陈璧君张口就来:“Lifeislikeapieceofclothwithtwokindsofyarn,goodandbad.Ifitisnotnegligentflay,weshouldnothavedizzywithsuccess;goodprotection,wehavetodespair.(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与恶两种纱线交错织成的布。要不是有过失的鞭挞,我们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护,我们又要彻底绝望了。)”

    侯东来不由得从心里面慨叹,所谓言由心生,陈璧君张口就谈什么“善恶”问题,那么很显然,在这个中国头号女汉奸的心里,显然也在进行着“善恶”观念的搏斗与挣扎。

    这个女汉奸,跟很多是非不分,黑白不明,懵懂糊涂,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一般汉奸可大不一样,她的丈夫可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而这个巾帼英雄,却在丈夫背后,起着很重要的幕僚,甚至是决策者的作用。

    比如1938年底到1939年初汪精卫出逃事件,就很说明问题:当时,汪精卫的手下与日本频繁接触,已

    经基本确定出逃计划,而且中央宣传部长.委员长侍从室副主任周佛海已经率先做出决断,投敌叛变,如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节骨眼上,一生优柔寡断的汪精卫却仍然举棋不定。

    尤其是国民党元老吴稚辉得到了风声,专门到汪精卫住宅,给他下跪,求他不要叛国之后,汪精卫更是长吁短叹,迟迟不肯下决断。

    而当时,蒋委员长身在外地视察防务,也得到了相关消息,大惊之下,急令军统局副局长戴笠加强防范,如果等戴笠部署完毕,再想叛逃,就根本走不了了。

    好在委员长的命令模棱两可,只是授权戴笠“监视”汪精卫,并没有给他采取行动的权力,所以戴笠对这个堂堂中国国民党的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也不敢造次失礼,没有立刻封锁汪精卫住宅,给了汪精卫唯一的一次逃跑机会。

    关键时刻,正是陈璧君拍案而起,当这几个心腹的面,怒斥丈夫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声色俱厉,气势惊人。

    众所周知,汪精卫一生怕老婆,受了老婆的怒斥,立刻便下定决心,以到云南演讲,宣传抗战为名,率领陈璧君和几个心腹,擅自乘飞机南逃昆明,然后转道河内,发表“艳电”,公开投敌叛国。

    据说在昆明机场的时候,戴笠紧急打电话给云南省主席龙云,不许他给汪精卫的飞机加油。

    关键时刻,又是这个陈璧君,她惊人的预料到了戴笠收到消息之后,一定会来上这样一手,她立刻当机立断,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她这位堂堂的国民党副总裁夫人,竟然亲自出面,大闹机场贵宾休息室,迫使机场方面被迫提前给飞机加满了油,而且为汪精卫的专机清空了跑道,等到龙云的命令传到机场的时候,汪精卫的飞机早就已经起飞了。

    前前后后,一共只相差了十五分钟,谁能想到,这区区十五分钟的时间,就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历史。

    据说,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蒋委员长怀疑龙云和汪精卫私相勾结,帮助他外逃,非常愤怒,甚至打算出动黄埔嫡系军队,解除滇军武装,抓捕龙云法办。

    龙云情急之下,找了很多人,给他作证,方才勉强平复了蒋委员长的怒气,只把那个机场长官撤职了事;可是蒋委员长和龙云之间的心结,就此结下,也成为后来“九华山之变”的一个原因。

    陈璧君,其实就是汪精卫,夫妻两个人早就成为一个政治集体,在中国历史的各个阶段,发挥着极其特殊的作用,有时候名垂千古,有时候遗臭万年。

    侯东来此时此刻明白这个女汉奸的心,她当然知道日本人在中国的所作所为,都是伤天害理,罄竹难书,流波不尽的罪恶,但是却被历史的潮流裹挟着,随波逐流,看不到真正的方向……

    陈璧君也做了

    一些好事,比如大力在各地兴办了很多抚养机构,收养了数量巨大的孤儿,也算是为了他们自己犯下的罪孽,勉强的赎罪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