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故人之子



    夜色如幕,笼罩了整个沙河城,这是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

    东西南北四处城门都紧闭了大门。值夜的两个兵士站在城墙上,打着哈欠。

    杨戬猫在墙下阴影处,发愁不已:“二郎,你说我是不是脑壳坏掉了?没事进什么城,现在被人瓮中捉鳖,困在这里出不去了。”

    怀里的幼犬被按住不让动弹,发出了一声低低的不满的呜咽声。

    它的名字叫二郎,杨戬给取的,意思是自己是老大大郎,幼犬是兄弟,老二,叫二郎。

    那守门的祭师当面透露的消息让他生出警惕,有心马上打退堂鼓,退出沙河城,但又怕露出破绽,不得不跟着祭天令的车进了城。

    进城容易出城难,四个城门都把守着祭师和兵士,对出入城门的车马反复检查询问,对有孩童的车马队伍都特别关注,偶尔见到一两个流浪孤儿,立刻押起来不知送到什么地方去。

    杨戬不敢造次,找了一处偏僻处躲到现在,滴水未沾,口中干渴得要冒出火来,幼犬更是饿得将嘴尖着到处拱。

    天空上突然似有一个白色的东西闪过,带着扑拉扑拉的翅膀扇动的声音,向着城中某处地方飞了过去。幼犬急急忙忙地将头抬起,朝着那个方向,尖声吠叫。

    杨戬吓得一把捂住了它的嘴,这是要命的节奏啊,大半夜墙角下突然有狗叫,兵士要是下来查看,不是将自己逮个正着吗?

    “别叫了,我马上带你过去看看,找点吃的。我马上去,你不许再叫了!”杨戬安抚幼犬,蹑手蹑脚离开城墙角,向那白色东西落下的方向跑了过去。

    眼前是一座巨大气派的观门,如同城墙一般坚固而高大的围墙,琉璃飞檐,气派森然,两侧耸立着两只巨大的白玉狮,在夜色下散发着肃穆森严的气息。

    观门紧闭,门上挂着极厚重的牌匾,上面有“三和道观”四个大字。

    杨戬指给幼犬看:“你看,人家门关着,那东西飞进去了。我们进不去的。”

    幼犬睁着眼打量着,眼神若有所思,似乎还带着一丝渴望。

    师父说得没错,兰灵犬果然是聪慧多智的物种,才出生几日就会满地乱跑,这也罢了,现在还露出这种思考的眼神,真不好糊弄。杨戬轻咳一声道:“走了啊,去其他地方给你找点吃的。”

    二郎一下子从他怀里跳了出来,掉到地上翻了个滚,一咕噜爬起,沿着围墙向前狂奔而去,短小而肥胖的身子像个在地上滚的肉球。

    杨戬大惊,向前追了过去。

    追了好远,突然失了踪影,杨戬定睛一看,原来这处是一个池塘边,围墙下的砖头不知什么时候松动,露了一个小洞。想必二郎就是从这小洞钻了进去。

    杨戬气急败坏地打量了下那洞口,差不多能容纳自己的身体,一咬牙也爬了进去,一面爬一面暗叫晦气,今日实在倒霉,被困在这里不说,还不得不钻了狗洞。

    待到进了围墙,发现自己身处一堆假山之中,周围灌木繁密,花香怡人,不远处有一八角亭。

    想必这里是道观的花园,此时已是夜间,应该不会有人来,他壮着胆子,猫着腰,在草丛假山下慢慢寻找,口中低声叫道:“二郎,二郎!”

    月光被假山拦阻,许多处地方都见不到光,杨戬直起腰,苦恼地四处张望。

    不远处似有脚步声传来,间杂几句隐约的话语声。

    “坏了,坏了,有人来了!”杨戬吓了一大跳,一头钻到假山洞中。

    脚步声愈来愈近,听上去像是有三个人,经过他所藏身的假山,顺着小径去了八角亭。

    杨戬心里嘀咕,观里道士竟有这等闲情,大半夜地还来逛花园,该不会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罢。

    一人说道:“开安,你且退下,我与你师叔在这里说说话。”

    另一人应了一声,在亭中桌上摆了些瓜果茶盏,就沿着原路离开了。

    杨戬听这声音有些儿耳熟,略一思索,恍然想起,这不是傍晚时带他进城的那什么祭天令大人吗?

    “师兄急招我来,有什么要紧事体吗?”一个微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