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话 十六之夜-第2/3页





    枯山水,日本最具特色的一种造园形式。

    所谓枯山水,就是没有真的山和水,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点缀在一片白沙之中,白沙表面梳耙出圆形和长形的条纹,看上去耐人寻味。

    欣赏时,需坐在庭前的过道上,慢慢观望,细细琢磨,才能逐渐心领神会。

    望着满地的纷飞的黄叶,如翩翩的蝶舞。

    蝶舞花间的美景,竟然无法打动他的心。

    他的手中带着戒指——白玉龙纹。一只精致的瓷鸟口哨,握在手中……

    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呢?

    只听到他幽幽的叹息:“怎么还没消息吗?我很担心你啊‘……’。”

    他说出了一个名字,但幽幽的声音太细,细得几乎不能听到,这个名字仿佛不能让人听到。

    ……

    ~~~~~~~~~

    神无月的十六没有月光,天空乌云密布。

    平安京的西郊是连绵的山脉,风景优美,山中零星的建了私宅,也有很多出名的寺庙。

    这个宅子建在半山中,后院非常大,几乎占据了整个后山,山上树木茂盛。

    庭院中的风沙沙作响,枫树的叶子红黄斑斓,在黑夜中无法分辨颜色。

    山风的声音在树丛中回荡,听起来特别的响,令人特别害怕。

    一只小狐狸在后山矮小的灌木树丛间探出头来,它的脑袋圆圆,嘴巴尖尖,身上的毛色雪白带着嫣红,嫣红如血。

    不!

    不是嫣红如血!

    真的是血!

    它雪白的皮毛上,带着嫣红的血——显然是受了伤。

    雪白的毛皮,没有一丝杂色,透着光泽,必定是很柔顺光滑。

    这样雪白的狐,很罕有!

    可能,这不是一只普通的狐狸!

    它带着惊恐的眼神,拖着疲惫的身躯,从灌木树丛向外张望,眼光中警惕……不安……。

    确认没有人之后,小狐狸慢慢爬出了灌木树丛,它的脚步摇摇晃晃,连走路都没有力,可见受的伤实在不轻。

    它挣扎着,从后山努力爬到庭院中间的池塘边,将头伸入池塘去喝水。

    看小狐狸的样子,必定是又饥又渴吧!

    喘着气,趴在池塘边,无力……

    它下肢皮毛沾满了泥泞,左前臂包扎着白色的丝帛,显然曾经被人救护,此刻白色的丝帛却已经变成了黑色,应该相隔了很长时间没有更换。

    血从它的肩上流出,肩膀上插入了一段断木……

    断木不长,长度、形状像是用来支撑格子窗的木棒。

    旧患……新伤……

    这样的重伤,如果没有救治绝不能活下来……

    ……

    ~~~~~~~~~

    没有月光的神无月十六夜,烛光在石灯笼透出,照射着庭院。

    风轻轻的吹动,挂在庭院屋檐下的“铎”,发出清脆的声音——“叮、叮、叮……”

    风铃古称“铎”,起源于中国古代占卜,也有人用它判断风向。

    古印度风习,将铃铎之类与幢幡璎珞一起悬挂于佛寺塔庙,以为庄严之具”,佛教传入中国后,铎便被悬挂在寺庙宝塔之檐上,成为风铃。

    据记载,唐朝时,唐睿宗的儿子岐王在所住的宫中竹林里挂了很多玉片,岐王听玉片的碰撞声来判断风的方向,所以称“占风铎”。

    后来又传到日本。

    在《古玩指南》中说:“〈三礼图〉云,铎(即铃)之匡以铜为之,木舌为木铎,金(金属)舌为金铎,其形略似钟,唯摇之作声而不搏击也。”

    庭院中没有人,相隔着格子窗透出烛光,格子窗是打开的,从窗外偷看进去,房内有人。

    格子窗向上打开,用木棒支撑着,正好将那个人的脸遮住了。

    那个人的手黑黑瘦瘦,一只毛茸茸的物体,在他的身前的桌子上攀爬。

    好恶心的物体,全身长满绒毛的赤红色身体,有巴掌大小,背上带着黑色圆点,好像一个个眼睛,八只长足支撑着圆圆的身躯,特别长,特别粗大,头上八只单眼。

    这是……?

    这物体是……?

    是蜘蛛吗?

    是毒物……从这斑斓的颜色,可以知道——剧毒无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