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驱逐出城门
差点忘记了,这个地方是古代。
古代最盛行的就是一到关键时刻就把灾民隔绝,防止哄抢、闹事,保证的是城中商贾、富庶之户的利益,以及如果外界有人染病,也不会传染进来。
至于难民,要么施以薄粥接济,让他们慢慢熬。
要么让他们漫山遍野的去寻找草根树皮或者观音土,总的来说,真要想活着,怎么也都能有些可以吃的东西,不会饿死!至于这些东西是否无法下咽,那就管不着了。
事实上,就算他们活不下去,官府也大部分不会管,顶多找个收尸的义庄处理了。
对于他们来讲那些地主、豪强才能算作是民,而这些难民,如一根稻草般的漂泊,一救济就是大把大把的银钱,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样的也能算作是民吗?
不是她悲观,在瞧见守着县城的士兵拿枪去刺不断闹事之人,伤了众人,也要驱赶走的样子。
慕芸再怎么身处于21世纪过,眼睛一看,心中也大致有数了。
不过,她却帮不上什么忙。
毕竟,她现在也是要被驱走的人之一,眼下里瞧着只有找个破庙什么的遮风避雨,好在吃的不用担心。
有了淘宝,比起这些什么都没有着落的人,她跟她的幼子要幸福多了。
就在慕芸拉着慕子轩准备转身离开此处,去别的地方寻住处时,一匹血红色的宝马良驹从身边飞驰而过。
来到了门前,马上之人牵制住了马匹。
骑在马上的男子言道:“诸位听着,莫在城门口处久留,影响来往行人通行!今日起,北郊魏家广开门户,接纳灾民,施以粥棚,如需救济之人速速前往;诸位听着,既今日起,北郊魏家广开门户,接纳灾民,施以粥棚,如需救济之人速速前往……”
话说完,便又犹如他来时一般,绝尘而去。
驻足在原地的人一脸懵逼,想拦也拦不住,只是在原地嘟囔道:“这魏家在哪啊?北郊那么大,我们去哪找啊?”
旁边的人就道了:“你肯定不是本地人吧?”
那女子点头:“我是随着夫家过来的,夫家是本地人,我才来这里没几个月,就遭了此大难,可怜我婆母在大水中去世,我丈夫又受了伤,现在却连城门都进不去,想替他去城中抓点药都难了!眼下里,也不知这魏家施粥,又可否行个方便,赠我些治疗伤口烂疮的药物?”
旁边的人笑了笑:“嗨,这是小事!魏老爷子知道了后,肯定会帮你的,他本就是当朝正六品的朝奉郎告老还乡,端得是清正廉明,在我们这可谓是十里八乡众人皆知,你去北郊后,随便问一个就知道他家在哪了。”
那女子接连点头,道了句“多谢!”便不再多说。
慕子轩拉扯了下娘亲的衣角,稚气未脱的问道:“娘亲娘亲,那个魏老爷子,是不是就是二哥他做长工的地方啊?”
慕芸点点头。
这二儿子慕子安确实是在北郊魏家家里当着长工,听说这主家十分喜爱读书人,是个十里八乡的好人儿。
慕子安虽是当长工的,但早些年也读过圣贤之书,十分得魏家的看重。
慕子安也想过接慕芸过去,可他本身就是个长工之身,哪怕深受看重也是寄人篱下!慕芸琢磨了下,为了孩子能够抬得起头来,她也就没去,免得慕子安的前途反被她给耽误了。
也就在乡下小地方开垦着田地,种点吃的,独自一人带着幼子过活。
也不知道,这次慕子安在魏家,突然得知他娘所在的地方出了水患,洪水席卷之下整个村庄都不复存在了的事情,又会有多么的着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