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讲敦煌学的中年人-第4/4页
找完书摊上摆放的旧书,王学政又把三轮车的旧书报翻了一遍,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两本写敦煌的很薄很旧的书,一看就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的,泛着那个年代特有的沧桑。一本是《敦煌藏经洞初探》,一本是《敦煌莫高窟主要人物研究》,就是没有找见一本有关王圆箓的,不免很失望。
于是,就将这两本书递给孟老汉,问道:“孟师傅,麻烦您再想一想,这两本书是您从哪儿收购来的,在我买之前,还有没有别的书,被人买去?”
从这两本学术性很强的书上推算,极有可能是一个收藏的。这个人,不是专门研究敦煌的学者,如同姚冠群一样,也是敦煌文化的爱好者。倘若顺藤摸瓜按图索骥,能够找到这个人,也许会有更大的收获。
见王学政刨根问底,孟老汉不乐意地抬起头,语气有点敷衍地说:“你再找找,书都在这里。”又说:“有没有人买去,我也说不上了。我在这里摆了十几年书摊,来的人很多也很杂,谁能说的清楚。”
在王学政又低头翻找的时候,卖饮料的女人讥笑着说:“孟老汉,你一个收垃圾的,也知道莫高窟的历史?要想了解莫高窟的历史,还得找我张大嫂。你知道,前多少年,来莫高窟旅游的人,哪一个不问问我?”
孟老汉笑着揶揄道:“你张大嫂为了钱,把啥人都敢糊弄。不要说中国人了,就是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也被你哄得转圈子。”说完,放肆地大笑起来。
趁这机会,又细心翻了一遍旧书摊,王学政还是没有找见一本有关王圆箓的书,不禁大失所望,沉重地叹了一口长气,又问道:“孟师傅,这两本书是您从哪儿收购来的?您还记得吗?”
孟老汉端起绿皮茶缸,仰头喝了一大口水,盯着王学政,略有不满地说:“小伙子,别急别急,让我好好想一想。年纪大了,好多事情转眼就忘了。”
王学政也不敢再催促,忙了半天,感觉嗓子干得厉害,就买了张大嫂的两瓶矿泉水,一瓶递给孟老汉,而自己一口气喝掉了一瓶的多一半儿,这才擦擦嘴巴,满怀期望地紧紧凝视着孟老汉,等他说话。
“小伙子,我记起来了,记起来了。”拿了对方的一瓶矿泉水,孟老汉的记性忽然好多了,不一会儿,猛地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地大声喊道,“是我从老黄家收来的。记得那天,好像是一个礼拜前,老黄的三儿子从家里抱出来很多旧书旧报,全卖给了我。为了这些破书,还花了我三十多块钱呢。”
王学政不由得大喜,急忙问道:“孟师傅,您说的这个老黄家在哪儿?”见孟老汉扭扭捏捏地又不愿意说,心中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拿出五十块钱,递了过去,用恳求的语气说:“麻烦孟师傅告诉我,老黄家在哪儿?”
孟老汉接过钱,笑嘻嘻地说:“这小伙子是个明白事理的聪明人。”顺手把五十块钱装在兜里,瞥了一眼张大嫂,见她正在给一个黄头发的外国男人卖饮料,于是,压低嗓音,神秘兮兮地说:“老黄家在西靖的同盛小区,原名叫黄卫东,不过,现在大家都叫他黄世仁。”
王学政嘻嘻一笑,赶紧说了几声谢谢,紧紧拿着那两本发黄的旧书,疾步跑到路边,拦了一辆出租车,极其麻利地钻进去,连声催促司机开快点儿,向位于西靖市福利路的同盛小区疾驰而去。
这几年,随着城市大规模的向外拓展,本来敦煌就距离西靖市不远,如今是越来越近,两者相距,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十里路程,而且,全是新铺的柏油路,非常平坦,好走的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