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前往非洲与第一次探险(3)



    沿路上,李文斯顿知道马卡拉卡战士都躲在路旁注意他。他也知道他愈坦然地往前行,就愈安全。埋伏的土著看他一个人勇敢前来,就都散去。走到村子里,一群马卡拉卡的长老正围坐在营火旁,李文斯顿进到他们当中,坐下来倾听马卡拉卡人的交谈。不久土著发现李文斯顿知道他们的语言,就接受了这个外来的倾听者。

    李文斯顿后来写道:“听到这些老人的交谈,就知道土著对于救恩的渴望,就蕴藏在他们的原始传说中。”李文斯顿学习与马卡拉卡族一样的生活,如钻木取火、野地找水等,他了解到马卡拉卡人离水源很远,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所以才会不时为了食物攻击外族。

    李文斯顿不久就离开了。他与向导、驾车夫会合后,才发现马卡拉卡的村庄外,布满了动物与人体的骸骨。7月13日,李文斯顿回到库鲁曼。

    与狮子搏斗

    狮子王国

    1843年9月27日,另一位从苏格兰来的宣教士瓦特(D.G.Watt)抵达库鲁曼。李文斯顿更放心地往外拓荒。但是不幸的消息传来,向导西哈米(Sehamy)可能吃了路边某个老妇给他的食物,身体不适,不久就病亡。李文斯顿非常难过,但是他更难过的是:“我也见过那个老妇人,她并没有要毒杀人的意思,而是因为在土著的宗教崇拜里,借着食用某些刺激性的植物,以达到崇拜上的兴奋,或静思上的镇定。他们不知道过量兴奋剂是致命的毒药。错误宗教加上为要产生幻觉、兴奋的添加效果,杀了这个年轻人。”-

    李文斯顿决定在贝克文族中间成立一间布道所。他听说酋长西比卫巳经率领他的部落搬往玛波塔撒(Mabotsa,玛波塔撒在土著语里的意思是“婚姻的丰宴”),1844年1月,李文斯顿前往该地。

    玛波塔撒是东非洲淋波波河(LimpopsRiver)的水源地,那里有高山、流水,是干旱时期避居的好地方。

    玛波塔撒也是东非洲野生动物群集之处,有斑纹大羚羊、小玲羊、野牛、鹿、斑马、豹、土狼、犀牛、大象、狮子等,尤以狮子最为出名,玛波塔撒在20世纪中叶成为非洲最大的“狮子保护区。李文斯顿到达玛波塔撒不久,有个土著惊慌地进村报告:

    “狮子在山边,咬死了几头牛羊。”土著一听立刻就群起拿着武器冲出来。李文斯顿一向不参加土著的狩猎,但因狮子是会主动攻击人的凶猛动物,于是他拿了步枪也跟出去。土著狩猎狮子的方式,是在老远的地方,围成圆圈,包围狮子,用击锣、叫嚣的方式让狮子在圈子里跑来跑去,土著再渐渐把包围圈移向悬崖边,使狮子退到悬崖边后,再用枪矛将狮子射死,或是让狮子跌下悬崖。这是非常没有效率的猎狮法,狮子不一定会随着包围圈退向悬崖。果然,这次围捕,狮子冲向人群,将包围圈冲破,逃之夭夭。

    不久狮子又再出击,咬死了9只羊。土著又出去猎狮,再度空手而回。狮子攻击次数多了,土著愈来愈害怕,他们开始传言是相信了外来的宗教,使恶魔与祖先的鬼灵不高兴,才用狮子来惩罚他们。李文斯顿听到这传言后,认为这是他该行动的时候了。

    儿竃主曰学的奉献款

    李文斯顿带着他刚聘请的土著教师梅巴鲁(Mebalwe),两人各拿一把来复枪前去猎狮。梅巴鲁是贝克文族里经李文斯顿传福音后最先信主的一个土著。李文斯顿写道:“期待过真实有用的人生,不肯再过迷糊生活的人,常是最先接受福音的一批人,他们会成为最真实的见证者。梅巴鲁不在乎自己得到什么,在乎的是给别人什么。”

    李文斯顿自库鲁曼出发前,正好收到一笔15英镑的款项,这是英格兰南安普顿(Southampton)教会的儿童们奉献的,他们在《宣教》(Missionary)杂志读到关于李文斯顿在非洲的报道,请瓦特宣教士到非洲时交给李文斯顿。在南非雇用土著教师的月薪是15英镑,李文斯顿就用这笔钱雇了梅巴鲁。

    土著看到李文斯顿与梅巴鲁带着枪,也成群跟去。在山顶上,蹲着一只狮子,梅巴鲁举枪就射,子弹射中石头,那只狮子逃走,土著群起欢呼。忽然石头后又跑出两只狮子,土著吓得一哄而散,溃不成军。李文斯顿与梅巴鲁继续前进,走向另一个山顶。他看到一只大狮子蹲坐在灌木丛下,认出这只就是下山咬死牛羊的狮子。他举枪瞄准,射了两发子弹,狮子剧烈摇动,显然中弹。然而,它又坐起来,摇动尾巴,愤怒地咆哮,作势冲来。李文斯顿再低头取子弹上枪膛,抬头一看,大狮子已以雷霆万钧之势冲过来,咬住李文斯顿的左臂与左胸。李文斯顿后来写道:“被咬的刹那,不觉得痛,也不恐惧。”李文斯顿倒下,用右手架住狮口,狮口一松,他就趁势在地上翻滚,狮子又跃起准备再咬。此时,枪声响起,10公尺外梅巴鲁的子弹射向狮子,没有射中。狮子大声咆哮,冲向梅巴鲁,将梅巴鲁扑倒后,准备咬下,忽然狮子停顿一下,缓缓倒地。李文斯顿射进它体内的子弹,终于要了它的命。大狮子断气后,土著才上来将他们两人抬下山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