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狡黠
沈安歌生的指骨纤细,本就被李锦鳞握了会才缓过劲来,现在心恩恍忽,猛的一吃力惊得她回过神来,心虚的瞥了李锦鳞一……
李锦鳞那双经年蕴着轻笑的琉璃眼,此时浮起一种近似关切的神色。
沈安歌心里一怔,一暧,下意识的回以微笑,却瞧着李锦鳞冲着自己眨眨左眼,翘起唇角,一付狡黠得意之态。
心下怔然,沈安歌凝眸盯着李锦鳞,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眼花了,孩童样的神情怎么可能出现在酒色王爷李锦鳞的的脸上。。
沈安歌皱紧的眉头,紧盯着自己的瞧的样子令李锦鳞心里很有成就感,唇角的弧度弯的越发的明显了。
一夕之间便能夺下京城头号美男的名头,李锦鳞的姿容绝不是简单的一句俊美所能描绘的。
此时的他只是眸眼轻弯,唇角上扬便如冬雪初霁,春花绽放,刹那么的芳华夺了沈安歌的神思。
眼瞧姿容端方温雅的沈安歌突面上突现痴迷之色,李锦鳞的心生喜悦,续而有懊悔,揪痛的情绪在心间腾起。
若是自己不那么自以为是,是不是……
望着面前这张物是人非的脸,他强压下将人按进胸口的冲动,笑的越发的潋滟,只瞧的边上的苏和心中惊颤。
瑞王的面容,越发的肖似赵妃了!
身为宫中老人,苏和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当年赵妃风华绝代,独占皇宠,以至于相引得宫人嫉恨,先帝死后,赵妃被迫殉死,独留下了年仅五岁的李锦鳞。
五岁的孩子失了母亲的疵护想要在宫中生存下去并不容易,幸而皇帝对自己这位仅余的九弟多有照扶,才护得他长大成人。
而今,赵妃的冤魂想是早就消散了,那些嫉恨她独占皇宠,惑乱帝心的人却还存在宫中。
若是被他们瞧见李锦鳞此时的笑容,只怕会勾起对赵妃的记恨,生出什么祸端来。
苏和能从名不见经转的小太监爬到而今的位置,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自然不是什么活菩萨。经他手死的宫女太监没有百八,也总有个三,五十人。
可是,再怎么着,他毕竟还是个人。
是人,就有血有肉,再冷硬的心里,也总会有那么一块软和的,带着人气的地方。
苏和的心早以在多年的摸爬滚打中磨出厚砾外壳,却还在最深处连他都经常忘记的地方保留着一块温软的地方。
事情还得从当年他入宫时说起。
那时的他才入宫不久,还不叫苏和,也不知怎么就触了玉妃的霉头。
玉妃罚他立在院中,命人以井水淋之。
正值隆冬腊月的天气,北风肆虐,滴水成冰,那水若是淋下来,即使他没有当场毙命,饶兴留下一口气,也会因为没医没药而丢掉性命。
心里恨着天道不公,他正咬牙,闭眼的等着冷水淋下的一刻,却听得耳边响起了女子的轻笑声“玉妃姐姐这是准备冻人棍吗?”
很年轻的声音,清脆间带着笑意。说起冰人棍这样残酷的事情来,没有丝毫的惧怕,厌恶,平淡的就好像在说冻鱼冻虾。
他心里越发的冷了,恨了,忍不住睁眼望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
那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宫妃,容貌清丽温和,瞧着跟画上仙子似的。心肠却与玉妃一般无二!
他有些忿恨的盯着她,一下子便想通了。
能在这宫里好好活下的人的,果真没几个好人。
心里想通了,却也知自己没机会实践了,便干脆破罐子破摔的盯着宫妃瞧。
宫妃肯定知道自己在看他,却丝毫不以为意的对着玉妃道“太后千秋节快到了,玉妃姐姐觉得妹妹准备什么样的礼物比较好?”
太后的千秋节是露脸的好机会,玉妃显然被宫妃勾走了注意力,没有心情折磨他,直接将他赶了出去。
劫后余生,他庆幸自己运气好,平日里祈祷老天爷的福报来了。直到后来,他在宫里的呆得久了,他才品出来那位年轻宫妃看似寻常的家常话,暗藏着怎样的玄机。
先帝孝顺,太后的千秋节是普天同庆的大事。为了替太后祈福,先帝不仅自己斋戒,更会大赦天下,以免血光冲撞了太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