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晋阳六景6



    最后,众人还是听从了徐庶的建议,换上了比较正式的儒服。

    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徐庶也不再拖延,立即带着众人往晋阳城中心而去。

    自晋阳建城以来,晋阳城最中心的位置,就一直是衙门办公的官署之地。

    而在三年前的夏天,丁靖突然将城中心的官署全部迁走,并且将城中心的房屋也全部推平,制造出了一个极为空旷的广场。

    此后,又等了一年多的时间,城中心的位置才终于竖起了一座高大的四方形碑塔,而整座碑塔的碑心,则是一块长方体的巨石。

    因此,当碑塔修好之后,整座碑塔的高度达到惊人的三十三米,并且其长宽也足足有三米,重量更是达到数十吨,绝对是一个盛气凌人的庞然大物。

    当碑塔的碑心在城中心竖立好之后,丁靖又广召河北的能工巧匠,用花岗石和汉白玉镶嵌于碑心四周,这才有了碑塔的大致模样。

    随后,丁靖又令工匠在碑塔的塔座四面,雕刻了簇拥围绕的牡丹、荷花、菊花、茱萸等,构成了层层叠嶂的花圈作拱卫。

    而在碑塔的正面,则镌刻着丁靖题写的“华夏英魂永垂不朽”等八个鎏金大字;此外,在碑塔的背面,亦有一串镌刻的文字,其内容为丁靖起草、钟繇书写的祭文,其文为:华夏英魂、浩气长存,华夏英魂、精神不死,华夏英魂、流芳百世,华夏英魂、永垂不朽。

    因此,这座碑塔也有“英魂塔”之名。

    而当碑塔坐落建成之后,这里也变成了整个晋阳城最庄严肃穆的地方,因为这里是用来纪念那些为华夏征战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之地。

    每当晋阳百姓看到英魂塔之时,皆不禁感到心中沉重,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的牺牲,晋阳城不会有今天这副繁荣安定的模样,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们的牺牲,晋阳城一定会弥漫于战火和杀伐之中。

    因此,每逢佳节祭祀之日,无论是官府还是百姓,都会主动前来英魂塔前祭奠,以此告慰所有舍生取义的华夏英雄们。

    ……

    此时,徐庶带着诸葛亮、庞统等人站在英魂塔前,所有人都被英魂塔的肃穆之势给镇住。

    在这样的英魂塔之前,没有人敢举止毛躁,没有人敢嬉皮笑脸,那样不禁是辱没了英魂,更是践踏了自己。

    “我等是否应该跪祭一下?”

    就在此时,石韬拉了拉徐庶的一角,压低语调而小声问道。

    徐庶摇了摇头,说道:“我听晋阳百姓讲述过,在建立英魂塔之时,镇北将军曾做过一段演讲,他说‘华夏英雄就是全体华夏民族的先锋,英魂塔就是用来纪念那些为民族安定富强而牺牲的英雄们,而身为民族的先锋,英雄不会愿意看到同胞们屈膝跪地,哪怕这屈膝跪地是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不行’。”

    “所以,如果我们要向英魂塔祭拜的话,只需要献上一束鲜花,尽一份赤诚之心就足够了!”徐庶继续说道。

    随后,徐庶在英魂塔不远处的花摊上,买了许多鲜花交给众人。

    众人拿着鲜花,次序有节地走到英魂塔前,将敬意和鲜花全部放在了碑塔前。

    而经过这献花的举动之后,诸葛亮、徐庶等人皆觉得心中似乎被置入什么东西一般,对英魂塔有了一种莫名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我终于知道镇北将军,为何要花如此大的力气,来修建这英魂塔了。”

    感受到心中增加的莫名认同感之后,诸葛亮、庞统等人不禁低声叹道,眼中也露出了真正的敬意。

    此前,诸葛亮、庞统等人对于河北霸主丁靖,从来只是怀有仰慕和尊敬,却难有誓死报效之心。

    因为,丁靖占据河北之后,其席卷天下、吞并大汉的野心,已经是昭然若揭。

    然而,大汉天下虽然纷乱涂炭,但是大汉存世四百年,世人对于大汉天子的忠誓之心,却也是犹未减淡。

    如果有选择的话,世人更想去匡扶汉室、协助天子,而并非是去投靠丁靖,帮他丁靖去吞汉篡汉。

    这也是为什么曹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