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看不见的信,与旧月下社的传说



    目前可以知道的情报。

    偶尔,我的课桌抽屉里,会毫无预兆莫名其妙地,出现一些“特殊”的信件。

    我不是指情书。

    经过实验观察,这些信件,除了我以外,其他人都看不到。严谨点,应该说是我还没遇到过其他能看到这些信的人。

    或许我有什么超能力吧,虽然是没什么大用的能力。

    其实,抛开这个没用的超能力,我本身……也有一些特殊的体质,以后有机会再解释好了。

    回到这个超能力。

    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的课桌?这些信件是从哪来的?为什么总会出现在我课桌的抽屉里?而且为什么,每封信都会在信封中,附上一张什么字都没有的空白纸张?这是要让我干啥?

    我当然想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但既然自己想破脑袋也想不通,那还不如索性就先不去想了。

    这些看不见的信件,无一例外,全是在向谁咨询着什么。然而,我感觉写信的人似乎也不知道自己在向谁咨询,因为这些信的开头所用的称呼,并不固定。有些信会用“月下少女”,有些用“月宫桂”,有人用“无名氏”,还有人用“神秘人”,有的干脆就没有抬头。

    信件的格式也五花八门。

    这就很奇怪了,为什么他们会把信都扔我桌子里?他们再瞎,也应该知道这里是我的座位吧?我常用的昵称也不是这几个啊。

    起初我肯定会认为这是什么恶作剧,直到我得知了一个传闻,一个关于“旧月下社”的传闻。

    还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社团,总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传闻。

    传言,很多年前月下社就存在了,而且和现在作为文学社团的月下社不同,那个时候的月下社,是非常神秘的存在。社团活动室从来都是空无一人,社团成员的真实身份也被学生会长严格保密着,月下社这个社团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当时还不叫岚月中学的学校之中。

    听起来真是有点瘆人啊,当然这并不是灵异故事。

    与月下社同时出现的,还有一则“传言”,或者说“传说”。

    这段传言最开始是以古诗的形式传播开来的。

    “烦恼理不尽,笔墨书心愁。月下送纸信,次日取红箱。往来无名姓,有问必有音。只附清白纸,听君忧月心。”

    听上去文绉绉的,感觉写的人已经尽力在让我们这帮文盲看懂了,然而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难以看明白。

    而且,有相当多的细节,并没有在这几句诗里写明。

    于是,经过许多前辈的反复研究推敲后,产生有了一个公认的翻译版本,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些“月下社咨询”的具体使用方法:

    “如果你有烦恼,有想要咨询的事,就请将它们写成信。在月光照下时,将信件投入月下社活动室门口的红色信箱,第二天再来取走,你会得到我的回

    信。你不用写寄件人和收件人,我收到了就一定会回复。请在信封中多附带一张纸,我会用那张纸写回信,并将其与来信一起放在原来的信封中寄回红色信箱。可能我并不能解开你的烦恼,但至少我是一个可以用心倾听的人。”

    很奇怪的一则”传说”是吧,但这种传言,却是学长学姐们代代口头相传下来的,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失传。尽管现在很多人都不相信会有这种事,但这传言在学生之间似乎依旧很有名。

    咨询者大部分都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身份,当然也会有好事者去做恶作剧。但不管怎样,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投进去的信,真的会有回信。

    这就很奇怪了。据说有人为了想要知道这月下社背后的人物,做了各种调查。

    有人甚至特意蹲点月下社一天一夜。结果,除了咨询者之外,蹲点的人没有看到任何人靠近过那个信箱取过信件,但回信就是那样凭空出现在了原来的信封中。

    如此超自然的事件,却并没有成为轰动学校的新闻,简直是不科学(虽然这件事本身就足够不科学了)。学生之间好像达成了某种奇怪的默契,没有人向老师通风报信,没有人去找媒体来报道,也没有人再用它进行恶作剧,一切都只是一则流传在学生之间,关于旧月下社的传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