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新皇登基,七星龙渊-第3/4页





    二人说笑了一番,许仙却是看向刘长生身旁的那位有些拘谨的年轻男子。

    许仙笑道:“这位应该是李丘名李兄吧?”

    许仙笑语吟吟的看着这位李丘名。

    这位也是好运,本来是二甲进士头名,可是那陈步奇倒霉被蛤蟆精给踩死,正好让这位顺位上升到了探花的位置。

    别看只是一名之差,但二者之间的起点却是犹如云泥之别。

    那年轻男子与许仙拱手道:“李丘名见过许兄。”

    许仙也拱拱手,道:“李兄不必拘谨,你我日后便是同僚,应该好生亲近才是。”

    那李丘名还是略微有些拘谨,只说道:“那是,那是。”

    三人等候了一小会儿,才有人上前来带着他们往衙门里走去。

    那人将他们三人带到一间主院之后,与三人道:“几位大学士在里面等着三位呢,三位自行进去吧。”

    三人进去之后,只见那屋里坐着几人,都是年过四旬的中年男子。

    许仙站在那里,朝着那几人拱手道:“许仙见诸位大人。”

    那几人中的一个国字脸男子站了起来,朝着许仙笑着说道:“你便是今科状元许仙吧。”

    许仙道:“正是许仙。”

    那国字脸男子笑道:“好好,来的正好,随我来。”

    ……

    日落斜阳时,许仙从翰林院中走了出来,与那刘长生和李丘名道别,然后独身回了长生观。

    许仙想着今日在翰林院中所见所闻,微微有些惊诧,那位国字脸乃是翰林院学士秦宝正,带着他们三个熟悉了一下环境,然后就交代他们跟着一个姓朱的老翰林编修前朝史。

    一天下来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毕竟翰林院中的翰林不少,他们不过刚刚上岗,不会有什么重要任务。

    朱老翰林带着他们聊天打屁,喝着茶水,老朱告诉他们三个编修前朝史不着急,没个三五年完不了,慢工才能出细活。

    翰林院修撰的主要职责本来就是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的言行、讲经述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

    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御用秘书,不过这秘书太多,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到皇帝面前混个脸熟,所以大多数人还是属于混日子的存在。

    许仙不禁对衙门的事务没了兴趣。

    得了空,便悄然寻了个僻静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0--0-小--说--这是华丽的分割--

    的地儿打坐修炼。

    那翰林院中的藏书倒是挺多,不过许仙也没那心思去看书。

    时间转眼间又过去了大半个月。

    这大半个月发生了不少事,不过跟许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唐皇终于立了太子,然后紧接着没两天便宣布退位,退居二线做太上皇。

    整个唐国上下因为这个消息开始暗涛汹涌,年仅两岁半的太子李忱顺利登基,成为唐国的新皇帝,这估计是大唐开国以来岁数最小的一位皇帝。

    袁天师亲率钦天监的下属官员,选定黄道吉日,张罗新皇的登基大典。

    太上皇隐居甘露殿,一心求道,不再过问俗事。

    新皇的母后,也就是太上皇的皇后,如今的唐国太后开始过问政事。

    这是朝堂之上的大事,虽然和许仙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许仙走了柳夫子的门路,让本来打算回乡等候差遣的贾全有资格参加翰林院的考试,成为了一名翰林院庶吉士。

    当然这事贾全是不知道的,只以为是正好排到了他。

    经过考试之后,林子大和贾全都混了个翰林院庶吉士的职位,挂在翰林院的名下。

    贾全不知道凭着他三甲进士的出身,连翰林院的这个考试其实都是轮不上他的,只能慢慢熬空缺。

    许仙和他好歹是同窗好友,能帮的自然要帮忙。

    虽然两人都成了翰林院庶吉士,但想真正的成为翰林院的正式编制人员,还得等三年,等三年一过,再经过考试,他们两个差不多才能转正,成为翰林院正式的编修或是检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