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沿路视察



    几个亲卫军士兵,跟随君主走进田埂里。

    三名农户匆忙来到田埂上,顾不得一身泥水,下跪拜见。

    “草民拜见延平王!”

    “平身吧!”

    三人分别是三十余岁的中年夫妇,还有个十七八岁男子。

    郑克臧问道:“你们叫什么名字?家里有多少亩地?”

    那中年男子说道:“回禀王爷,草民叫姓菊,名福,这是我儿子菊义,这是夫人。家里有6亩稻田,十亩山地。”

    郑克臧喃喃自语:“这么巧,也姓菊。”因为菊剑也姓菊,又再问道:“家里每天能吃饱饭么?”

    菊福说道:“王爷,草民家里算好的了,本身种十几亩地已能图个温饱,听官府说种上他们提供的种子,水稻收成最少翻一倍,如果这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草民还有个女儿叫菊剑,10岁进宫做了宫女,每隔几个月便捎来钱银,草民家里比大多数乡亲都过得好。女儿菊剑俸禄很高,不知在宫里做什么样的宫女,王爷可听说过小女?”

    哇塞!还真巧,碰上了菊剑的家人。根据郑克臧原本的记忆,从来没有去了解过菊剑的家人。

    郑克臧说道:“菊剑她没告诉你们,在宫里具体做什么职位吗?”

    菊福说道:“小女只说在宫里做宫女,从来没有说过到底是服侍谁。”

    郑克臧说道:“菊剑她是本王的贴身侍女,在宫里的时候,本王天天能见到她。”

    三人皆一惊,菊福说道:“哎呀!原来小女是服侍王爷啊!那是草民全家的荣幸啊!怪不得俸禄那么高。王爷,小女没犯过什么过错吧?”

    郑克臧说道:“没有,她服侍本王服侍得很好。菊义成亲了没有?”

    菊福说道:“回王爷,犬子一直忙于读书,农忙时才会帮点农活,打算参加下次科考。他书读得还不错,如若不是朝廷规定,需16周岁才能科考,上次科考犬子早已参加了。草民打算年内替他张罗婚事。”

    郑家退守台湾后,采用中原王朝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兴办学堂,每三年举行一次科考,前年举行过科考,下次便是在明年。

    郑克臧说道:“下次科考时间,很有可能提前到本年秋季,如若菊义有真才实学,说不准能中举。”

    因为文官人才匮乏,再加上希望在官吏队伍中增加新鲜血液,郑克臧在铲除刘国轩、冯锡范不久后便有这个打算。

    “这太好了”菊义大喜,向菊福说道:“父亲,那孩儿今年先不成亲,科考要紧。孩儿想早点从仕,施展胸中才华,光宗耀祖。”

    菊福说道:“那也只好如此了。”

    郑克臧说道:“菊义,你肚子里有多少墨水,本王拭目以待。”

    ——————

    回到安平城时,已是三月中旬。

    走在都城大街上,行人并不算多,明郑政权辖区主要在台湾西南部,以及台湾北部小部分地方,并未有效管辖台湾全岛,辖区人口只有20万,安平城民众只有三万余人。

    郑克臧有计划开设国营店铺,对商城中的物品进行零售,但辖区人口太少,市场太小,所以暂未提上日程。

    ——————

    正当他在大街巡视之时,在小巷内有三个神秘男子,不时探头向郑克臧望去。

    男子甲说道:“那个便是匪首郑克臧,你两个看清楚他那张脸。”

    男子乙说道:“小的看清楚了,他长得倒挺英俊。”

    男子丙说道:“小的也看清楚了,要不要现在就动手?”

    男子甲说道:“上头还没命令,别轻举妄动,况且有十几个亲卫兵护驾,就算动手把握也不大。咱们暂时蛰伏起来,等候命令,千万别打草惊蛇。”

    ——————

    郑克臧在都城视察了半天,才回去王府。

    回府后,陈雪衣立即迎了上来。

    “王爷,你一出去就半个月,风吹日晒的,一定挺累吧!你瞧你,脸都黑了不少。”

    郑克臧对着铜镜一看,的确是黑了一些。

    “是有点累,为了郑家基业,为了被满清奴役的千千万万百姓,这点累又算得了什么。”

    “王爷,你看看臣妾的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