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夜袭试探-第3/4页



    我使用的是寒潇剑法,这是最保险的选择,因为水氏之人皆习得此剑法。寒潇剑法在族人的认知里共分为十一层,但实际上有十三层。虽然云清麟见识过我使用第十三层剑法,此时此刻,我用的却是云清麟学到的最高层剑法,也就是第九层剑法。第九层寒潇剑法,剑随意动,剑锋凌厉,以一敌五没有问题。

    我对不熟悉、没有交手过的对手总是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以防守为主,给出一些高高低低的破绽,以此观察他们的配合和行动节奏。

    几个回合下来,收获很多:这两人应该长期都是一起训练,他们非常有默契,对于对方的武功剑法非常熟悉,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很了解彼此,包括交手过程中的心态和情绪反应。当我刻意挑起一个人的怒火时,另一个人总能第一时间预判进攻缺口,快速填上。他们不需要眼神交汇,只专注判断每时每刻的对战局势。两人的配合虽看似与各自的武功提升无关,但却实打实的提升两人共同的攻击实力。这样的配合很让我大开眼界,让我身为彩七杀的独行杀手对他们由衷的佩服。

    相比较两人的配合度,他们的剑法也可圈可点:基本功扎实,剑与人合二为一,剑就是人身体的一部分。他们的动作流畅,没有出剑前的刻意起势与蓄力,剑起剑落所依靠的力量都是一步连一步,借力而起,因力而发。短剑作为杀伤性武器,击中目标是关键。我怀疑他们训练过无数次出剑的动作,因为他们无需思考,已经形成最熟悉的身体记忆,见缝插剑,争分夺秒把剑刺出去,目的性极强。

    大概是发现暗袭行动逐渐演变成持久的练剑模式,背小竹笼的人果断调整攻击策略,他从后腰又摸出一把短剑,双臂拉开双剑,同时换了一套更加费脑的步法走位,朝我狂风暴雨般袭来。

    我暗道一声“好”,旋转手臂,学习他的新步法,继续选择防守。

    另一人见我不慌不忙,也换了双剑,换了新的进攻方式。他很有意思,与背小竹笼的人不同,不是双手同一节奏、同一招式、同时出手,而是仿佛一人变成两人,双手使出两套新剑法,丝毫不给我留喘息的时间,增加我反应的难度。

    这就非常有趣了。

    为了尊重他们两人,我把寒潇剑法提高到十一层,即水月夫人的胞兄水南朝的最高剑法水平,剑法媲美流水,水雾迷蒙,涓涓细流,波涛汹涌,达到传说中的以一敌十。我以柔克刚,以缓释急,压制着两人的进攻。我在行动上逐渐暴露出我心里的小九九,那就是边学他们的步法,边总结发现他们多种步法中相同的内核逻辑。

    实际实施上很简单:他们先进攻,我接招边防守边学习他们的步法,他们再进攻,我运用刚刚学习的步法继续防守,但也看即时的领悟发起小小的进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此进行了几轮的学习、运用、再学习、再运用,我觉得我发现了他们这套武功路数的核心:眼花缭乱、虚晃待真、速战速决。

    他们一招一式的速度这么快,还要变换走位,找准时机近身出手,这得消耗非常多的体力。所以,常规打败他们的办法,一个是比速度,另一个就拼体力。避免显山露水、显摆招摇,我打算装小白,玩心大起继续学习。

    于是,又来来往往十几、几十、几百回合,我的状态始终如一,睁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时而一眨一眨、时而直勾勾的看着右边的人、左边的人,再看看右边的人、左边的人。那两个人的状态起起伏伏的,有时被激怒,有时很得意,有时着急,有时迷茫……

    忽然,背小竹笼的人通过几个连贯动作的力量积蓄,把左手的短剑迅电流光般击向我。

    我嘴角一勾,终于等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