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拜帖



    萧天行在细雨中的江南小镇间舞着他的成名绝学“术心剑”。回想二十年前他就跟随师父一路走南闯北,至今内心里从未有过如此的平静。

    他一生最痛快的事并不是在武林上获得赫赫威名,而是他的爱妻为他一口气生出两个小子。他跟爱妻林氏商量好了,等这次参加完内兄寿宴,他就金盆洗手从此一家人隐居在江南山水之间,再也不过问武林中的事。

    “老爷,天凉了。”夫人林氏拿着一件披肩走过来叫了他一声,“回客栈吧。”

    萧天行停住手中的剑,林氏走上前将披肩披在身上,赌气地说道:“练剑,练剑,老大跟着你学剑,都十八岁了一天到晚连鬼影也见不着。”

    “不是有老二陪着你吗!”萧天行将剑收好,交给了夫人。

    林氏看了丈夫一眼后叹道:“唉,老二倒是规规矩矩。”

    萧天行淡淡地说道:“当初就不应该让他弃武呀,咱们是武林中人,难免今后会吃亏啊”

    林氏瞥了丈夫一眼:“要是他也学着老大到处惹祸,你倒乐意了。”

    萧天行笑而不语,他虽然心里极不愿意次子弃武学文,但是他也清楚江湖是个腥风血雨的地方,有人活着进入江湖便有人死着离开,与其活着在江湖等死,倒不如到死也不进入江湖。

    夫妻二人用回到客栈完餐后,萧天行便盘腿坐在客房内床榻上吐纳,夫人林氏也坐在椅子上趁着微弱的烛光绣着送个兄长的寿诞礼物……

    隔着萧氏夫妇房间不远的一间昏昏暗暗的房间中,一个十七八岁的年青人站在窗前借着窗外的微光正专心地看着书。此刻房间的门突然打开了,一个人影走了进来,虽然开门的“咯吱”声很响亮,但这个年青人似乎并没有听见。

    人影咳了一声,年青人被吓了一跳,立刻收起书,喊道:“谁啊!”

    “唉,这么暗你还能看书?”人影说着便将一个东西拿了出来,“接着。”说罢就把那东西扔向年青人人去。

    “啊呀,大哥想你吓死我啊”那年青人接住大哥扔来的东西。看了看,“这不是名帖吗。”

    年青人念着名帖上的字“海防杨氏”因为光线比较暗最后几个字他没有看出来。

    大哥伸手从年青人的衣服拿出一块宝石,顷刻间整个房间里发出一道紫光。

    这块紫宝石是年青人出生的时候他父亲送给他的,久而久之他渐渐地将这块宝石当做了身体的一部分,有时几乎忘记了自己戴着这块会发光的宝石。年青人借着紫光看清楚了名帖上的字“海防杨氏”。

    “刚才回来客栈外遇到一个老头给我的,他说是爹的故交。”大哥顿了顿然后用眼睛挑了一挑年青人说道,“那老头还带着两个小姑娘,可能是来说亲的哦。”

    “啊呀,大哥你还不去请示父亲。”年青人对大哥说道,“让老人家在外面等,这多失礼啊。”

    “爹正叫我去请他们,这不是经过你房间看你正在用功读书,过来看看咱们萧家的闺女嘛。”大哥说完哈哈一笑便向门外走去,可没走几步他又折了回来,“还是从你的窗子出去吧,大门太远了。”说罢便纵身一跃飞出窗子。

    少年一边微笑着摇头一边将紫宝石收入衣服内。收拾一下着装,便出门准备去跟父亲母亲请安。

    这少年正是萧天行和林氏的次子萧月白,之前到萧月白房间的便是他们的长子萧云青。哥俩是孪生兄弟,因此两人几乎长得一模一样,旁人根本分辨不出来。可是这两兄弟天生又不一样:萧云青的眼睛泛有淡淡的兰光;萧月白的眼睛泛有淡淡紫光。刚出生的那会儿煞是明显,待百日过后才慢慢地恢复正常,如今仔细去瞧还是能感觉两人的眼睛与众不同。

    虽说两兄弟是同生同长,性格却迥然不同:老大萧云青自幼跟随父亲萧天行习武,性情自然豪爽,年纪轻轻就将“术心剑”习得如火纯青,武林上提道萧氏父子无不仰首敬慕,正是如此也令其心气高傲,经常惹是生非。

    老二萧月白却在母亲林氏的要求下弃武学文,从小在教书先生的教导下学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学生,除了跟同乡的几个读书人吟诗作对讨论文章,几乎就不跟其他武林上的人有来往,母亲林氏倒是乐意了,萧天行却一肚子怨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