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中央军入陕-第3/4页





    “万岁。”丞相牛金星出班奏道,“细作回报,王朴亲率十万中央军正顺北川河西进,昨天已经过了青龙渡,从行程上看现在可能已经到了上平关了……”

    “什么!?”李自成闻言大吃一惊,怒道,“中央军已经到了上平关?这不是已经打到家门口来了吗?如此重大的军情为什么不早点向朕上奏,却等到中央军打上门了才来跟朕说,嗯?”

    牛金星苦道:“万岁,三天前臣就想进宫见驾,可是……”

    的确,牛金星连续三天想进宫却都被李自成给拒绝了,那会李自成正搂着刚刚从西域买来的胡姬快海呢,开洋荤的新鲜劲还没过去,自然懒得理会朝政,自知理亏的李自成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说道:“行了,既然已经这样了,再说无益,诸位爱卿都说说吧,有何良策可以退敌?”

    文武百官都垂下了脑袋,没一个人敢吭声。

    大明中央军的厉害现在是妇孺皆知了,不到三万中央军就能把三十万建奴和鞑子打得片甲不留,现在十万中央军来攻,大顺朝拿什么抵挡?这仗根本就没法打,大顺朝和大顺军只有两条路可以走,或者逃亡,或者投降!

    事实上,也的确有不少大顺将领在暗中与中央军联系。

    山西的关宁军就是个很好的榜样,大汉奸吴三桂虽然被活剥了,曾在辽西盛极一时的吴家也被灭了九族,可关宁军的全体将士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摇身一变就从叛军变成了大明朝的山西保安队。

    这对大顺军来说可是致命的诱惑,既然河南的义军可以整编成中央军,既然山西的关宁军可以改编成保安队,为什么陕西的义军就不能改编成保安队呢?大顺军若降,李自成和少数高级将领固然是难逃一死,可绝大多数义军将士却肯定不会受到牵连。

    “哑巴了?一个个全都哑巴了!?”李自成勃然大怒道,“想当年朕亲率大军逐鹿中原时,上百万的明军都被朕收拾了,朕还会怕这区区十万中央军!?丞相,明日便设坛,朕要御驾亲征,亲率百万大顺军去延安府迎击王朴。”

    牛金星没有吭声,脸上却浮起了一丝古怪的神色。

    百万大军?眼下的大顺朝哪里还有百万大军,聚集在西安城内的大顺军满打满算也就三万多人,其中还有一多半是强行征集的新兵,士气低落、军心涣散、装备缺乏,根本就没什么战斗力,让牛金星到哪里去征集百万大军?

    大顺军会如此落魄,也是叛军的致命弱点。

    百姓要造反,无非一个原因,那就是活不下去了,毕竟,想投机发家而加入叛军的人还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走投无路,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揭竿造反,可现在的大明朝自从孙传庭执掌内阁以来,党争之风嘎然而止,吏治焕然一新,在新内阁的治理下,湖广、河南、北直各省局势稳定、欣欣向荣,百姓们的生活有了盼头,谁还愿意冒着杀头的危险跟着李自成去造反?

    这一年多来,陕西的大顺政权只能用树倒猢狲散来形容,尤其是杀胡令颁布之后,不但陕西的百姓大量流亡外省,连大顺军内的许多征战沙场好几年的老兵也当了逃兵,去北直当了北部牛仔,百姓们虽然朴实,可他们并不是傻瓜,如果可以选择,有谁放着好日不过,放着好好的农场主、牧场主不当,却去当什么反贼?

    从根本上主说,眼下的大顺政权根本就没有半点国家的样子,没有朝廷的官僚体系,连军队也已经分崩离析,也就是沉醉在梦境中的李自成还有牛金星等少数铁杆亲信把大顺政权当回事,拼了老命都想维护大顺政权在陕西省的统治。

    “丞相,你没有听到朕的话吗?”

    见牛金星没有吭声,李自成怒道,“朕命你在城外设坛,待明日,朕便要召集百万大军誓师亲征。”

    “万岁,万岁哪……”牛金星仆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道,“你醒醒,快醒醒吧,眼下我大顺朝仅余军卒三万余人,且粮草匮乏,器械全无……”

    “胡说!”李自成怒道,“陕西有壮丁五六百万,召集百万大军还不是易如反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