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庆功-第2/2页





    “世子此言当真?”老齐侯尚未开口,公孙戴仲便迫不及待的道。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老齐侯听闻此言,眼中一亮,拊掌叹道:“世子允文允武,皆世之翘楚也,寡人小女文姜,愿备箕帚”

    郑忽没想到自己随便一句话引起老齐侯这个大的反应。心中一惊,但当听到老齐侯想把文姜许配给自己的时候,心中大喜。

    自己费了那么大功夫,不就是为了能够得到老齐侯的青睐,进而搭上齐国这条线吗?现在就要成功了,郑忽心中说不激动是假的。

    但是郑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冷静。稍微不慎,就可能被人喷成筛子,甚至联姻都可能因此泡汤。毕竟这是春秋时期,贵族嫁娶可是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的。

    郑忽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对老齐侯道:“齐侯厚爱,忽知之矣!然奉命助齐,乃受室而归,人必言我挟功而迫齐也,愿齐侯再思之。”

    老齐侯有心再劝,郑忽只是拒绝,弄到老齐侯也挺无奈的。

    其实,郑忽心里何尝不想立马答应下来,但是为了能够真正把这个联姻定下来,郑忽现在必须毫不犹豫的拒绝,要不然都不用等孔子编写《春秋》,光是这些贵族的吐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因为在这个时期,贵族之间的礼仪观念还是比较重的。当然,像卫宣公这种公然娶儿媳的奇葩事不久之后就会发生。

    但是,总的来说,贵族之间还是守礼的。不然,齐桓公也不会在会盟诸侯时,在盟约的第一条规定“不准把妾当成妻宠爱”。由此可见,当时礼的严格。

    对于郑忽这个立志要做大事的人来说,自然不会在这样事上犯下错误,不然,以后还怎么还团结“同志”

    所以,在这次联姻中,郑忽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告诉世人,我并不是挟功求娶,这也是郑忽直接对齐国君臣直接说出那些话的原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