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章:能说动君王者,唯纵横之术也!!-第2/3页





    法会既毕,唐王甚喜,即命回銮,玄奘亦回府休息。菩萨对惠岸言道:“如今这个任务也完成的差不多了,待得晚间,我还要去与那玄奘会上一会。”言毕,也携了惠岸回庙隐居。

    到了晚间,玄奘正在房内打坐,忽见室内光华四射。

    正惊疑间,菩萨以一副慈祥老妪的形象现身相见。

    玄奘见菩萨法相端严,顿觉心静神宁。他问道:“你是何方神圣,来到此间何事?”

    菩萨道:“我乃南海观世音。如今你即将西行,特来一晤,并送你两件佛门宝贝。”

    玄奘道:“真个是菩萨?”

    菩萨笑道:“信便是真,不信便假。真真假假,在乎一心。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玄奘心下顿悟,不再有疑,躬身合什道:“弟子俗人,今见菩萨法相,幸何如之,求赐一签名,可否?”

    菩萨道:“玄奘你不可自轻自贱,等到将来你取回真经,修成正果,你我同在佛祖驾前,多的是见面的机会。”

    玄奘听菩萨提起佛祖,喟然叹道:“看来弟子这头痛之疾,真个是佛祖的手段了。”

    菩萨知玄奘所言,正是佛祖当日所说的不入流手段,开释道:“你也莫要怨怪佛祖,他只是提醒你早日取得真经,也好尽早修成正果。”

    玄奘叹道:“菩萨误会了,玄奘哪里会怨怪佛祖,只是深感佛法无边,故有此叹。”

    菩萨笑道:“佛祖的神通哪里才这些。为了你能顺利取得真经,佛祖还有诸多安排,将来你自会明白。不过有一事,你需谨记:此去西天,你可以乘马,但是绝对不可乘坐飞行器之类的,也不可开挂作弊,否则按无效处理。”

    说毕,菩萨将锦襕异宝袈裟与九环锡杖送与玄奘,又细说了这两件宝贝的诸般妙处,玄奘拜谢。

    临别之时,玄奘又言道:“弟子自幼受师父法明长老抚养关爱,后来他因我而死,我深感愧疚。如今他金身尚在,求菩萨慈悲,助他还阳。”

    菩萨道:“我佛门以寂灭成真,这身臭皮囊,原不足惜。但既然玄奘有请,我便如你所愿罢。”

    玄奘躬身谢过。

    该聊的,都聊了,该送的,都送了,菩萨仍回庙中隐避。

    次日,唐王派使者传旨玄奘,要他不必心急,等身体康复之后再定行期,并送上千年人参一枝。

    玄奘心想,我哪里有什么病,真要窝在府里,那才要命!于是就叫使者代为回话,说自己身体已经将养好,随时可以起程。

    不多时,使者又来传旨,说三日之后宜出行,行期遂定。

    三日后,太宗设朝,聚集众大臣,写了通关文牒,盖上玉玺,出国护照就算是签好了。又送了玄奘一个金饭碗——紫金钵盂,这表示玄奘也是吃皇粮的人了。再送白马一匹,真金白银若干,以及旅行用品等,由安排好的两个随行人员挑着。玄奘大喜,谢了圣恩。

    万事毕集,唐王将玄奘送到长安城外,又命人奉上美酒,为自己和玄奘各斟上一杯,举杯相邀,问道:“法师可有雅号?”

    玄奘道:“贫僧乃是出家人,未曾有。”

    唐王道:“我听你的师兄弟说,你在金山寺修行的时候,每天都要躲三次猫猫。我便赐法师一个雅号,就叫三藏吧。”

    玄奘的脸立马就黑了,这个唐王,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居然还专门派人摸自己的底细。但是现在玄奘急着启程,哪里还顾得了那些,只好谢恩道:“谢陛下赐号。不过贫僧自幼不会喝酒,这酒就免了吧。”

    唐王却道:“今天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一定要喝,而且这杯素酒是朕为你饯行的,法师不要推辞。”玄奘不敢不受,只好谢恩。

    玄奘急着要走,唐王却聊兴正高,又拉着玄奘问道:“不知法师此去,几时才能回来?”

    玄奘惜字如金:“只在三年,径回上国。”

    唐王又命人送上一个物件,玄奘仔细一看,却是一个鼻烟壶。

    唐王介绍道:“这虽然是个鼻烟壶,可里面装的却不是鼻烟。”

    玄奘奇道:“不是鼻烟,那又是什么?”

    唐王道:“这里面装的,可是我东土大唐的肥沃土壤,法师将它戴在身上,偶尔可以拿出来闻一闻,这其中又有两般好处:即可解思乡之苦,又可治疗水土不服之疾。法师此去,日久年深,山遥路远,朕送你这个鼻烟壶,就是希望法师明白:‘宁恋本乡一瓶土,莫爱他乡万两金。’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