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普天同庆逢圣辰
江南赈灾将近尾声,一切事宜已步入正规,然还有一个极大的隐患有待萧瑶去解决。俗语有“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萧瑶临行之前,韩丞相特意叮嘱,这次江南赈灾不仅需要治理当下面临的问题,对于以后会遇到的灾祸,也要提前预防。
经过一连数日的暴雨之后,江南似乎几日间便恢复了往年的生机勃勃,彷佛一夜之间又变得的绿树匆匆,花枝叶茂。这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晚春清晨,萧瑶对于治蝗之事,很是没谱,便约了小翠,带着数名亲兵,打算先去大街小巷,深入田间地头,向那些常年务农的百姓打听一下,是否会有所收获。
果然,没多久,萧瑶一行人来到了城南一处正在耕种的百姓们跟前,路遇一位看起来颇有学问的老人,向他们讲述起了三十年前发生的一场蝗灾。关于防范夏蝗之法,他给萧瑶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减少蝗虫喜欢的食物,如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等,而要多种一些如大豆、苜蓿、果树。其次要多养蝗虫的天敌,譬如青蛙、蜥蜴、鸟等切忌捕杀。诸如海鸥、伯劳、灰喜鹊、喜鹊、草鹭、椋鸟等鸟类,要为其筑巢引他们来江南来觅食,以此增加蝗虫的天敌。
萧瑶听了老人的建议,频频点头,一事顺,万事顺。这才刚一出来,就得到了解决方法。眺望着万里山河充满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她的心情分外舒畅,无意之间哼着歌,小翠躲在后面悄悄跟随,心里也是十分开心,这是多久未见她如此开心。
他们一行人返回越城之后,萧瑶马上让王通判颁布法令,令越城各地区百姓遵照所示之办法一一照办。继而以钦差之名,向周边江南十五州府衙发出官文通牒,交待其他州府一一照办,有胆敢抗命者,必定严惩。
洛君恒身在会稽,看着萧瑶下发的钦差官文通牒,连连点头,心里也是十分开心,萧瑶果然不辱使命,这样困难的一项重任,尽然处理的如此恰到好处。他心中思忖着,也许该把这一切都告诉她了,这样他们之间就不再会有隔阂,那样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追求她,也许是时候将师父他老人家,引见给萧瑶了。
恰恰相反,身在扬州府的洛君承,看到萧瑶的所作所为,心里却想着,如此一个强劲的对手,怕是对于之后自己荣登大宝会有颇多阻碍,想着是否可以将她拉过来为己所用,如此云王府加上将军府的势力,只怕所有的皇子再也无法抗衡,即便是一向低调、老练的齐王,也很难构成实质性的威胁。
待这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已经是六月下旬,收到韩丞相的信,萧瑶得知皇上六十大寿将至,希望萧瑶一行尽快处理赈灾事宜,
争取能够赶上圣上寿辰。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调查,萧瑶、萧伦确信,江南百姓已基本上从天灾之中走了出来,故而他们经过与越城的王通判及众官员商量之后,定在近几日班师回京。最后萧瑶又向江南十六州各府衙要求,务必做好灾后重建的善后工作,宁可官吃苦,不让民挨饿,务必要以身作则,将圣上的爱民如子做到极致。
是日,萧瑶便决定返回京师,由于七月八日便是皇上的寿辰,故而萧瑶、萧伦路上不敢再耽搁,路上均是马不停蹄的赶路,朝走夜宿,一连数十日,终于在七月五日抵达洛城。萧瑶一向低调,返回京城并未通知皇上及韩丞相,可以说,此番返京是悄悄回京,一来怕太过招摇,惹父亲不高兴,二来,她自己也不喜欢那种吵闹的场合。
回到将军府之后,头发花白的萧震突然之间看到萧瑶、萧伦出现在自己面前,数月来他也想了很多,自己对于亡妻的这两个孩子是不是管教的太过严苛了?萧伦倒是非常听话,然而萧瑶却有一些不拘小节、放荡不羁之感。往往靠着一些小聪明,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倒是一直以来忽略了她的治世才能。
萧瑶看了一眼父亲,走上一步,低声道:“爹爹,近来您还好吗?”
萧震一怔,点了点头,道:“瑶儿、伦儿,你们回来了?怎么也不通知爹爹,我好派人去接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