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求助
宋家公馆。
何绍兴与何煜东一进门,宋霈钦便热情地迎了上去。
“何兄啊,怎么来了也不事先知会一声?我正准备出门呢。”宋霈钦像招待贵客一样地陪着笑,“来来来,快请上座。”
三人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后,佣人便很自觉地上了茶。
“宋兄,今日我不请自来,没有打扰到你吧。”何绍兴笑着说。
宋霈钦连连摆手:“何兄真是客套了!好兄弟来拜访我求之不得呢,再大的事儿也得先推到一边儿去。”
何绍兴看着他,目光之中透出几分忧虑,有些难以启齿地说:“宋兄啊,我今日来是有事求你,不会耽误你太多时间的。”
“你我兄弟一场,尽管开门见山,不必客气。”宋霈钦说话间饮了一口清茶。虽然态度诚恳,但从他的语气中何煜东还是听出了一些虚伪。
何绍兴端起桌上的白瓷茶碗,缓缓地抿了一口,思索了片刻,才难为情地开口道:“宋兄,你应该已经听说了吧,何家的企业最近资金周转不灵,部分工厂又亏损,现在就靠吃老本儿维持……所以我想,宋兄能不能先借些钱给我,等何家度过了经济危机就连本带利还你。”
宋霈钦的脸上立即露出了为难的神情,装腔作势地说道:“何兄啊,不是兄弟我不想帮你。我们同是生意人,就知道现在的买卖不好做啊。市场不景气,社会又乱,听说马上就要打仗了,这一打仗军资军饷耗费大,政府供不上了不还得从我们这些华商资本家身上挤吗?不瞒你说,宋家的产业也大不如前咯!”
听了宋霈钦的一连串的哭苦哭穷,何绍兴沉默了,还想说些什么最终没有说出口。
“宋伯伯,我知道您也有您的难处,可何家现在真的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程度。何家是靠日化起家的,经过多年打拼,在上海滩的日化产业里独霸一方,常年不倒,可自从宋伯伯联合德国商人把国外新的技术引入上海后,何家传统的日化产业便受到了重创,逐年直线下滑。当年我父亲花费很大的精力才拿到了德国新技术的代理权,可不知道为什么,就在双方快要签约的时候,德国商人突然反悔,选择与从不涉及日化产业的宋家签约……这其中的缘由我想宋伯伯心知肚明。之前我自愿送去山本家的那颗天价夜明珠我和父亲看在何宋两家交好的份儿上就不用宋伯伯承情了,只是现在外界所有人都知道何宋两家交好,何家遭遇危机,我想宋伯伯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吧。”何煜东冲宋霈钦文雅地微笑,语气礼貌,话中却透出的浅显的含义。
听了他的这番话,宋霈钦的神情微顿,脸上闪过一丝不悦,似乎又有几分尴尬,两家表面上交好,他把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又把旧账旧事扯出来重提,若是再不帮倒显得他这人薄情寡义了。
宋霈钦对着何煜东干笑了两声说道:“煜东啊,瞧你说的,好像宋伯伯铁石心肠,不会帮你们似的。宋家确实是大不如前了,可你们何家与宋家是世交,我与你父亲虽然没有拜过把子,但和把兄弟没啥区别。宋家就是再困难,也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何家落难不管的。”
何绍兴客气道:“宋兄,犬子年纪尚轻不懂事,说话口无遮拦,难免失了分寸,你可千万别介怀。宋兄如果真觉得为难,不必勉强,我再另想办法。”
宋霈钦笑道:“煜东说得对,何家落难宋家理应出来帮一把。何兄不用客气了,需要多少尽管开口吧,我一定尽力而为。”
还没等何绍兴开口,何煜东便急忙说:“至少需要三十五万。”
听了这个数字,宋霈钦原本陪笑的老脸顿时沉了下来,浓密的眉毛微蹙,声音有些严肃:“这恐怕……何兄啊,现在宋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你一下借这么多钱……怕是兄弟我承担不起啊……”
“宋兄,你别听犬子瞎说,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借多少都可以。”何绍兴说。
宋霈钦低头饮了一口茶,盯着他们父子俩轻声说:“我最多借十万。”
十万。何煜东听到这个数字有些揪心,十万对于拯救何家来说也太少了些,简直就是拿一块儿小破布去补天大的洞,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宋霈钦的生意现在明明做得红红火火,蒸蒸日上,和山本家结了友后在上海滩的财力和地位比之前更胜,稳坐华商巨头之位,却在他们面前哭穷哭苦,一个子儿也不想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