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乾王过年(是正文,贺岁免费)-第2/3页
南朝第一次科举,引起轰动是必然的。
说是科举,实际上,更类似于各种公务员考试,除了经、数、自然科学三门必考课,招收吏员的各衙门系统也有相应的科目。
经,自然就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而数学和自然科学主要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
考试分为省试、殿试两级,实际上,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仅仅是省试一次,在省会城市应考,各衙门系统吏员名额按省分配。
而被录取的考生,即进士出身,正式进入南朝吏员编制。不过为了激励读书人,在与李蹇臣等人议后,叶昭决定南朝仍然保留殿试,保留状元、榜眼、探花三位“进士及第”。
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将会齐聚金陵,由摄政王亲自出题应试策论政经治国之道等,状元由摄政王钦点,榜眼、探花则由每次科举殿试临时成立的考官处议定,报摄政王恩准。
不过三位一甲进士及第,都要觐见摄政王后才算功德圆满,这自是叶昭为了杜绝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理论上,状元将会被授予七品顶戴,也就是直接正处级待遇。
保留进士及第,一来现阶段下可以最大限度的赢得地方乡绅支持,令他们的儿孙仍然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二来叶昭觉得这种取材方法其实是很有效的,当然,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环境,科目上自也不能那般死板,而最后把关的人就更要慧眼独到。
至少,叶昭相信自己不会点出太离谱的状元,当然,纸上谈兵和真正做事是两回事,所以说,这状元最后的成就,还是要看他本人。
在叶昭起兵前可从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来点中国的状元,想想倒也颇有意思,更有些期待。
此时听蓉儿问,叶昭就笑道:“你要来考试,相公就点你为咱朝第一个状元,给你个县令干干。”
蓉儿开心的说好,实则她又哪里不知道相公是跟她开玩笑。
叶昭就笑,伸手捏住她毛线帽上挂着的可爱绒球,捏了两下,说:“说定了,你要说话不算数,我就把你帽子上这小球揪下来。”
蓉儿可就苦了脸,相公觊觎她帽子上的小绒球不是一天两天,也不知道相公为什么就是看它不顺眼,总想着神法的要将它拽下来,不过比起自己小时候刚刚认识相公,被相公抓着脖领子拎来拎去的,相公现今已经不算欺负自己了。
朱丝丝却是道:“我倒想去试试?”
“哦?”叶昭就笑,“你就算考上状元,可也降级了啊!”
现今南朝官吏已经渐渐混淆,但通常,吏员是没有正经官服穿的,而好似朱丝丝,南京府巡捕局第一副局座,已经是从五品的待遇。
朱丝丝道:“我想试试能不能进一甲。”
叶昭就笑,说:“好,那就试试。”南朝此次科举,最大的不同就是并不限制女性参加。回头看向苇月伊织,说:“伊织,要不你也来?”
苇月伊织恬静一笑,说:“先生,我做不来的,没得给先生丢人。”
叶昭哈哈一笑,手从蓉儿帽子上拿开,蓉儿这才松了口小气,赶紧把毛绒球转到了脑后。
也是从那天起,蓉儿经常跑去***苑与苇月伊织研究点心的作法。
此时看着这盘黄澄澄,令人垂涎欲滴的点心,叶昭揉揉鼻子,蓉儿是不是挺担心的,以为自己老要祸害她的小帽子,想想就有些好笑。
……………………………………………………………………………………………………………………………
这章其实算是春节篇吧,虽然内容是在主线里的,但是为春节专门写的,虽然看到要求继续写战争的朋友多,可除夕夜,还是轻松点吧。
今天除夕,过了零点,就是龙年。
军阀这本书,发书也半年了。
说实话,军阀这本书的成绩我并不太满足,汗,在***前十这样上下的晃,比起初始发书的野心勃勃,确实蛮受打击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过年的就不唠叨这些了,虽然成绩上不满足,但参军自己写的倒是挺开心的。
在这里,真心的感谢在支持参军的朋友,越是处于低谷,越是能感觉到每一份支持的弥足珍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