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神智何在-第2/3页
“士元,此下天下局势若何?”
庞统眼光一亮,时下益州已然平定,三军将士皆歇养已毕,镇守西川各郡的将士,亦纷纷都从乡里取回了家小,一解思亲之忧。先前庞统本欲与文翰商议局势,哪知却忽然听说文翰因听了戏志才的噩耗,昏迷不醒。庞统一直随伴于文翰zuoyou,亦不知戏志才折命之事,当时得知此事后,也是吓了一跳,惊骇不已,同时也极为担忧文翰会因此悲痛欲绝,难举大事。幸好,此下文翰似乎已接受了事实,重新振作。
庞统神色一紧,连忙答道。
“回禀王上,据细作所探,魏帝曹孟德数十万大军,在鬼才郭奉孝还有其徒儿姜伯约的出谋划策下,已然渡过了长江。此下正与吴王孙仲谋于南昌激战,两军战况极为jiliè,死伤无数。”
文翰听了姜伯约之名,刀目一瞪,露出几分异色,暗暗腹诽而道。
“这姜伯约竟拜了郭奉孝为师!?这,果真是世事无常呐!”
文翰暗暗叹道,他派飞鸢在天下四处寻索姜维,可天下之大,如大海捞针。而且,姜维身在荆州,荆州乃兵家必争之地,战祸连连。而姜维时常游历四方,居无定所,因此飞鸢死士寻索,更是难上加难。数年皆都无功而返。不过幸好,姜维命中宿敌邓艾,此下却于西唐的麾下。文翰听罢,微微颔首,又是问道。
“依士元之见,魏、吴之战,当会如何?”
“统以为,曹孟德兵力虽众,但毕竟伐人之国,东吴军民必为拼死相抵。而孙氏于东吴历经三代,甚得民心,其根基根深蒂固,更兼东吴俊杰何其之多,譬如鲁子敬、吕子明、陆伯言、丁承渊等,皆非等闲之辈。曹孟德若想速破孙氏,绝非易事!而且据飞鸢来报,东吴大司马诸葛瑾之子,诸葛恪收复了交州数万异族,老将朱治、贺齐又正于吴南之地,征集义勇军。于此,依统所料,魏纵能攻克于吴,至少还需一年时日!”
庞统疾言厉色,速速而道。文翰听了,神色一紧,与庞统谓道。
“看来士元是以为曹孟德胜算更大。”
“曹孟德乃当世枭雄,大魏国力深厚,而东吴昔年屡屡征战于荆州,却皆败于曹孟德之手,损兵折将,国力耗损,本就是强弩之末。大魏起数十万大军征之,曹孟德更亲自统率,麾下猛将无数,孙仲谋虽亦为一方雄主,但终究并非曹孟德之敌。”
庞统细细分析,文翰听了,心中已有料算。这时,徐庶忽然拱手拜道。
“不过曹孟德却是太过轻视于东吴,以为必能在数月间将其攻克,竟遣麾下大将曹仁赶回中原,于河间一带征集兵马。若庶所料无误,曹孟德定是欲盛势攻破东吴后,再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东吴乱势,然后立即班师回荆州。歇养待定后,便分以两军。一军攻打我西唐河间边境,一军则攻打西川,两路并发,以倾国之兵力,妄想趁西川局势未稳,从而破之。”
文翰听了,并无怒色,却是笑起。
“哈哈!!好一个曹孟德,不愧是天下第一雄主,竟有如此雄心大略!!不过他却是太轻视于东吴,亦太轻视于孤之西唐!!”
徐庶眼神一眯,沉声又道。
“依庶之见,曹孟德之所以如此急切,必是已从残蜀遗臣那处得知我军轰雷炮之事,唯恐我西唐于西川稳住阵脚,国力大增,将来与大魏成两雄争霸之势,故欲仗着其大魏,国力深厚,速而破之!!”
文翰闻言,神色一沉,脑念电转,遂谓道。
“河间有高伯义十万精兵把守,更有虎牢关为之天险。不过那曹子孝并非等闲之辈,你且传孤之号令,教关公速望河间而去,以震慑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