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刘备入川(上)-第2/3页
刘璋一心要接迎刘备入川,仿佛将其视作唯一能够拯救益州的救世主,迫不及待,即日点齐三万人马往涪城来。后军装载资粮饯帛一百余辆,皆是赏赐,来接刘备。却说刘备一路隐秘来垫江。
法正先行赶来,见过刘备具说蜀中黄权、王累等臣死谏之事。蒯良听得,眉头深锁,眼中尽是忧虑,与刘备说道。
“将军,蜀中多有臣者,对主公心生忌惮。如今我等在川,如履薄冰,步步为营,万事当应谨慎为之。”
刘备听言,神色凝重,颔首而道。
“子柔所言是理。不过幸好我弟心善仁慈,否则备此时早已落入那文不凡之手,受万般屈辱!”
“将军不必多虑。刘季玉一心以为将军为义而赴,毫无忌惮。只要将军顺得刘季玉之心,加之有我与孟子庆作为内应,在蜀地便可安然无恙!!”
“幸有孝直、子庆相助,实乃备之幸也。”
刘备笑容可掬,拱手便对法正施礼拜谢。法正连忙回礼,蒯良凝声又谏。
“话虽如此,但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来日若主公见之刘季玉,必要谦卑而待,凡事皆以客礼,万不可轻犯刘季玉尊威,引其忌惮。”
“子柔放心。兹事体大,我定当谨记。”
刘备重重颔首,那看似坦荡的眼眸内,暗藏着极其恐怖的阴鸷之色。数日后,刘璋已到,使人迎接刘备。刘备急引众人入城,与刘璋相见。刘备一见刘璋,立即下马,快步奔来。刘璋尚未张口,刘备已是泪流满面,痛哭流涕而道。
“我弟季玉,备盛闻大名,料想出身卑微,不敢相认,今终得相聚,实赖先祖之幸也!”
刘璋见刘备真情表露,哭得毫无虚假,两人毕竟同出一脉,此时只觉浑身炽热,血液燃烧,连忙下马执起刘备之手说道。
“兄长仁义,弟亦久仰许久!恨不能早日相见。今兄长见弟境界遭贼所犯,愿亲身来救,弟实为感动!”
刘备听言,急又回道。
“还望弟莫怪兄只带这般兵马。实乃荆州四面处敌,兄有心无力。不过弟不必忧虑,兄麾下有黄、华、太史三员旷世悍将随行,可堪三万精兵,且有智囊蒯子柔相辅,必能为弟击退贼军,还予太平于蜀中!!”
刘备话音刚落,在刘璋身后的刘璝便冷声哼道。
“哼!口说无凭,倘若有所疏失,死的还不是我西川兵马!”
刘璋听言,大怒,正欲呵斥刘璝。刘备却争先而道。
“这位将军所言是理。不过你却不知我麾下军师诸葛孔明之智,他早有计策教予我。来日弟只需予我二万兵马,我必可击败文不凡的贼军!!!倘若有失,愿献上项上头颅一颗,以慰西川枉死英灵!!!”
刘备此言一出,那刘璝顿时哑口无言。刘璋心里暗喜,连忙故装姿态说道。
“兄长万不可戏言,岂不知军中无戏言!?文不凡有惊天伟略之智,麾下猛将如云,若兄长惜败其手,亦在所难免。到时弟我若不斩兄,军威荡然无存,若斩之,却是于心不忍!”
“弟大可不必多虑。兄自有必胜之计。到时当真败于其手,不需弟为难,兄自行了断,绝无二话!”
“好!刘皇叔果然好气魄,当写之文书,以为证据!”
刘璝听言大喜,冷苞、邓贤等人亦纷纷附和。刘璋口中虽道不可,但心中却是乐得如此。刘璝遂命兵士拿来文房四宝,刘备写下文书,递向刘璋。刘璋大喜,心中顿是安定下来。随后刘备、刘璋入城饮宴,各叙兄弟之情,挥泪诉告衷情。饮宴毕,各人散去,刘备与诸将回馆舍安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