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帝王心术-第2/3页





    科举考试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要先选主考官,然后从翰林院挑选出题的官员,出题的官员选定后就要被幽闭起来,直到考试结束才能够释放。

    而考场一应事情都必须安排后,正月十三才选主考官,对整个朝堂来说,都是有些晚了的。

    朝堂之上很安静,赵匡胤说完后,问道:“诸位爱卿觉得,何人可担此重任?”

    朝堂官员相互张望,而后一名官员出列道:“圣上,微臣觉得翰林学士卢多逊卢大人很合适,卢大人学识渊博,能力不俗,定能完成这次科举相关事宜。”

    这名官员站出来说完后,其他官员也纷纷站出来支持卢多逊,显然在此之前,卢多逊是跟他们打过招呼的。

    这些官员说完,赵匡胤并未开口,只望着殿下众臣,这时,枢密院副使陈臣道:“圣上,微臣推荐参知政事薛居正,薛大人为我朝副宰相,对科举一事可谓是了然于胸的,有他住持此事,定能为我大宋选拔出可用之才。”

    陈臣是陈舒的二叔,他心有大志,想要通过陈舒来掌控朝局,只是如今的他势力太过低微,在枢密院他是副使,必须听魏王的,而他私底下建立的苦寒社虽可用,但不成规模,因此此时的他才会依附魏王,而为了以后的大计,他让自己的三弟陈青当魏王的谋士。如此一来,魏王有什么行动也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而且他也多了一个选择,如果陈舒那边生不出皇子来,他还可以靠魏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如此,魏王要他在朝堂上举荐薛居正,他自然也就得不遗余力的站出来帮忙了。

    陈臣言罢,其他魏王这边的人自然纷纷站出来附议。

    晋王站在一旁,表现的很是平静,这些情况都是苏另看早料到的,而他今天也无心争主考官的位置,因此他显得云淡风轻。

    不过在魏王的人说完之后,他就不能再表现的淡然了,他必须站出来替宋琪说话。

    本来,这事应该他晋王的人在朝堂上提出来的,可是苏另看说为了让圣上对他放松警惕,尽量不要让皇上知道他在朝中的势力分布,再者,那宋琪连翰林学士都不是,其他人站出来替他求主考官显然不可能得到重视,因此只有晋王亲自开口才行。

    因此,在魏王的人说完后,晋王便站出来开口了。

    “皇兄,臣弟举荐枢密直学士宋琪。”

    听得晋王开口,众臣不由得一惊,就连赵匡胤也是一愣,因为他对这个枢密直学士宋琪根本一点印象没有,他甚至想问,我大宋朝有这号人吗?

    不过赵匡胤忍住了,只问道:“枢密直学士,怕难担此重任吧?”

    赵匡胤这么一说,其他各有支持的官员纷纷表示赞同。

    “枢密直学士比翰林学士低,主考官怎能是枢密直学士?”

    “没错,考试前三甲有入翰林的资格,难不成能让主考官还不如考生?”

    众臣议论纷纷,在彼此利益前面,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枢密直学士宋琪是晋王推荐的。

    晋王站在大殿之声,神情冷静,在这些朝臣议论纷纷的时候,他突然开口道:“既然当不成主考官,那就当副主考官吧,臣弟对那宋琪的学识还是很欣赏的,他在三十年前,已是进士出身。”

    晋王此话一出,众人顿时有些怅然的感觉,刚才大家争辩的那么厉害,本以为晋王会坚持的,可他却突然降低了要求,如此一来,他们还能再争辩吗?

    再争辩,就真的不将晋王当回事了。

    晋王已经忍让,还要他再怎么忍让?就算晋王真的愿意忍让,那圣上可愿意?晋王可是圣上的亲弟弟啊,打晋王的脸面,就是打圣上的脸。

    那些刚才议论纷纷的官员没有一个说话了,赵匡胤愣了一下后突然明白了晋王的意图,他这是明知自己不会让他的人当主考官,所以才退而求其次啊,而他们这么一退,倒让人无法拒绝了。

    不过此时的赵匡胤也不想拒绝了,因为刚才晋王的话打消了他拒绝的念头,那宋琪既然在三十年前已是进士,想来学识是有的,没有入翰林,可能只是时运不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