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技术转移-第3/4页
毕竟除了在半导体代工行业逼得不行需要挖竞争对手墙角,其他领域柳若依还是依照商业规矩来做事。
这不,拿下了MIPS公司和太阳微系统公司后,柳若依开始进行了第二轮的整合转移。
让托尼.蔡打着降低研发成本,贴近亚太用户服务的战略转型幌子,将俩家公司的控股权悄悄转移到了狮城购买的壳公司上面,当然表面上这俩家公司总部还是在美国境内,看起来是一家美资公司。
而新增的研发力量,根据技术敏感程度,柳若依要求是逐渐向着狮城、香江和内地这条路径转移,一方面未来的研发投入的确会降低很多,另外一方面,柳若依可是对老美的节操很有戒心。
别的不说,她穿越过来前,可是有着禁运等前科。
现在柳若依的布局都围绕着亚太地区展开,你要是这样一搞还有啥搞头。
所以说最好的策略就是趁早转移阵地,现在北美的研发中心有技术源头作用,规模方面就暂时不动他,利用这个源头力量同狮城和香江的研发中心一起将技术努力推进到世界一流。
然后把新专利发起源地放在香江向全世界注册这样的方式,未来就可以完美避开所谓的禁运。
奇梦达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转移可以慢一些,何况现在奇梦达的研发分工已经算是比较明确,研发投入的大头其实转移到了亚太地区。
在这个转移中,MIPS亚太移动处理器研发中心率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2009年底的时候,他们拿出了第一款移动处理器,基于MIPS32 74K内核和PowerVR图形处理器的“白羊座”Mobile MIPS-700,简称MM-700,集成了高通的WCDMA基带内核。
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个集成产品,不算是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自研处理器,主要的功能部件内核基本上都是现成的。
只是在MIPS 74K内核上进行了一些功耗的优化处理,使得整个集成移动处理器的功耗同当前主流旗舰处理器相当。
经过龙工厂45nm制程工艺流片,处理性能相当彪悍,起步主频866MHz,最高可以到1.2GHz,相对于现在ARM体系的旗舰处理器Cortex-A8的1GHz来说,MM-700性能要强悍得多。
得益于架构上的优势,浮点运算性能MM-700的866MHz处理器就相对于cortex-A8 1GHz的水平了。
然而这个处理器也有自己的问题,那就是在同等功耗下面,发热量比竞争对手要高一些。
如果说真要按照1.2GHz来出货,恐怕手机做出来后就是一个暖手宝了。
从托尼.蔡那边拿到这个第一代白羊座处理器测试的结果,柳若依却很满意,起码有一点她觉得是一个重大的突破,那就是白羊座MM-700处理器在Android系统上成功跑起来了。
这就验证了MIPS32架构做移动处理器的技术可行性是存在的。这个方向没有跑偏。
至于发热问题,柳若依不觉得解决不了,现在处理器性能优势这么大,实在不行调频降低一些性能来控制发热量这个途径是可行的。
这是现在硬件的基础上软件调整。
另外一方面,研发组在硬件设计的调优空间应该还有很大的操作余地,毕竟现在就是将三大内核硬融的方式结合起来,各方面都有不小设计调整的空间。
这个需要项目组进一步吃透技术上的难点后,才会有更好的优化设计操作。
毕竟研发一款旗舰机处理器不是那么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