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公映(4/6)-第2/3页





    偌大的候场区挤挤压压,大部分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现场吵吵闹闹:

    “给,拿着,我听说《唐山大地震》很感人。”

    “…那也不用拿一包纸巾吧?”

    “不好说,你这种看《西游记后传》都能感动到流鼻涕的主…”

    “孙悟空‘死’的那段确实很感人啊!”

    “《战国》开始检票,请大家派对进入放映厅!”

    刷!

    观众走了两位。

    又过了五分钟,“《新倩女幽魂》检票…”

    又走了十几位…

    很正常,老刘正在巅峰,国民基础打得太好。

    九点十五,广播提醒:《唐山大地震》就要开始了,请大家检票。

    剩下的几十个人起身,自觉排队…

    队尾站着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手里拿着保温杯,他是谭非,资深影评人。

    影评人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从职业上看,他们属于寄生在电影产业链的物种,但是呢,他们不懂电影,或者说没有拍过电影。

    但他们可以对公映的电影大放厥词!

    张俊生肯定不会让《唐山大地震》变成某一小撮人欣赏的类型,有一小批高冷的观众,只要听说影片是大投资大制作的商业片,就会挑出无数刺来。

    剧情不烧脑就说脑残,有剧情了又嫌矫情,加了其他元素又嫌科幻!

    《唐山大地震》终究是一部商业电影!

    至于谭飞,他是拿了钱写赞美稿的…

    大V赚钱很容易的!

    尤其是影评界的大V。

    只要转发一条‘很好’、‘想哭’等夸赞电影的微博,就会获得600到1000元的报酬。

    不愿转发,自己评价,只要‘刷’好评,发一条140字的微博影评,也会拿到近千元的报酬。

    一个影评人微博一月转发或评价5部电影好评,就会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已经是一条产业链了!

    当然对外宣传,肯定要这么说‘每到一部新片上映,我们就会邀请媒体记者和影评人提前来看片,他们的确会写影评和观后感。我们只给他们发车马费,而不是开口费或者封口费,毕竟人家大老远来一趟影院挺辛苦的,这是人之常情!’

    《唐山大地震》的‘车马费’支出接近200万,毕竟这是一部大格局的电影…

    谭非心里很清楚,悦华传媒属于龙头企业,他们给了车马费,代表行业是尊重他们这些影评人的!

    所以,即便《大地震》没有报道说的那么好,他也会笔下留情的…

    ……

    电影开始,谭非眼睛一亮。

    “爸,你看,好多蜻蜓!”

    “…这是要下雨了。”

    “爸,你能不能不回部队?妈妈晚上要值班,我一个人害怕…”

    “…怕什么?你要是害怕就跟咱家的小鱼说话!”

    “…好!”

    镜头切换,颜冰燕正在家里忙活,鱼缸里的小鱼拼了命的往外蹦…

    片头的色调是那种偏冷的黑白调度,地洞中喷出的黄色烟雾,乱飞的蜻蜓,以及时代感十足的唐山俯瞰拍摄,让人不由得回到了那个年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