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金棕榈(1/6)-第2/3页





    怎么个集资法?

    这个就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们眼下的工作是集中所有精力上市!”

    东洋传媒已经没有退路,上市才是解决资金链断确的最快方式…

    ……

    “一个影帝,一个金棕榈,悦华这波牛逼,直接包圆了!”

    “…王博,是那个《万万没想到》里面的王博吗?”

    “对呀!”

    “他也能拿戛纳影帝?”

    “我听说《天狗》的口碑特别好,王博的影帝实至名归!”

    “什么时候上映?”

    “好像说了5月28号,到时候去看看呗!”

    “行,《疯狂的石头》呢?几号上映?”

    “6月20,这个早就定下了!”

    论坛上,一群网友各种讨论,当然他们的语气大都是很轻松。

    网络很轻松,真正发疯的是纸媒。以往凌晨两点钟,通常已经定稿排版,送去印刷了。今天就为了等消息。多少报社的编辑都在赶工。

    “稿过来了没有!”

    “过来了,图片还得等!”

    “抓紧抓紧!”

    “…这张不行,有没有捧杯的照片,再问问那边!”

    戛纳现场的记者一传回稿件,内地这边就往做好的模版上套,又急慌慌的填充内容。

    这只是第一手的资讯,接下来还要回顾过去,畅想未来,主题专访,对了,还要采访下亲朋好友之类的…

    总之,接下来的五天时间,娱乐新闻都不用愁了。

    这么说吧,从《红高粱》开始,无数的华语电影人都以三大展为毕生目标。

    这是华语电影走向国际的桥梁!

    华语电影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都是靠它们才一点点捧起来的。

    还有一点,戛纳影帝,葛大爷一尊,现在多了王博;

    金棕榈,陈楷哥手上一个,现在又多了张俊生…

    关键,《活着》当初回国不是成了禁片嘛…

    至于《霸王别姬》那会,市场也不像现在这么繁荣,张俊生拿了金棕榈,瞬间就已经传遍互联网,纸媒的宣传还跟不上网上媒体的宣传…

    ……

    圆形的玻璃台上,竖放着一只蓝色的小盒子,盖子向两边打开,露出里面的金棕榈奖杯。

    张俊生看不见奖杯的形状,但是眼睛却盯着玻璃台,半晌他抬起头:“谢谢!”

    先用中文道了声谢,然后转换成英语:“先要谢谢主办方和评委们,这个电影节对我来说意味着很多,谢谢评审团颁给我这样一个奖。”

    “事实上,我在拍摄的时候,就已经想过金棕榈,因为这是一部好电影,我合作的团队也是最用心的团队,尽管我们的平均年龄没到三十岁!”

    “很荣幸,《疯狂的石头》作为一部中国电影,获得了本届戛纳电影节重大肯定与鼓励。希望接下来,能够有更多的中国电影获得评委们的认可和鼓励,因为我确信,我的祖国,有更多优秀的电影人!”

    “再次谢谢大家!”

    张俊生微微鞠躬,然后拿起奖杯,转身离开发言席。

    台下的掌声轰然响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