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9 章



    连家小姑不是第一次提起这件事了, 实际上连翘和吴美娘与她第一次见面,这就是她的主意了。只不过当时吴美娘拒绝的干脆利落,没有留一丝一毫的余地,以至于话题戛然而止。在之后的时间里, 连家小姑偶尔有旁敲侧击的暗示,却通通被吴美娘和连翘母女视而不见。

    这一次连老太太做寿的日子,她旧事重提起来,简直是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了。

    “侄女儿也仔细想想这件事, 你又没得父亲兄弟撑腰,若是随便嫁给个不相干的人,到时候受欺负如何是好嫁到姑姑家里来就好多了, 姑姑疼爱你还来不及呢拿你当亲生女儿。你表哥又是个性情和顺的, 还能比这样更好”连家小姑在一旁碎碎念。

    若是连翘是个普通的小姑娘,没经历过什么事儿,这样的软磨硬泡说不定真的会被说动三分。只是连翘也算是见识过大场面的了,这样的言语能打动她那就是个笑话了。

    所以连翘只是假装认真听着一样, 常常应和几句,实际上很不放在心上。

    连大太太常年在魏国公府的后宅里做事,对于察言观色是最熟悉的,很快就发现了连翘的情况。不过她又没有必要揭穿连翘,所以只看自己家那个小姑子做无用功这些日子她也算是观察出一些眉目了,自家新来的这二弟妹以及侄女儿,可不是任人搓扁揉圆了的土人, 人家是很拿的住的

    这一点从人家自作主张就搬到现在住的帽子胡同就知道了的确,惹得家里老太太不开心了,但是那又怎样人家依旧坚持,旁人又能如何呢

    说是婆婆可以尽情调理儿媳妇,可是这儿子已经死了的儿媳妇,又是才认回来,有什么能挟制住

    连家小姑说了半晌,依旧是一点进展都无。这个时候有个连大太太心腹的婆子进来道“太太,外头戏班子已经备好了,特来请老太太并各位太太,去外头看戏”

    今日虽然是家宴,并没有对外请客。可到底是一家团圆后的一个生日,不可能平平常常地过,所以连守信特意定了个戏班子来家里唱堂会,虽说人少,可也热闹了不是

    连家的房子并不是很大,再加上客人也不多,所以这戏班子请的很小,人不多。这个时候唱戏的地方就在小园子的一处开阔地,而连家人的宴席已经在亭子里摆了一席,亭子旁边摆了一席,看戏是清清楚楚的。

    连老太太和连守信两代人坐在亭子里,至于连翘这第三代,就坐在外面一席。

    这个时候也到了午宴,于是厨房里渐渐送上菜来。趁这个空隙,戏班子的班主奉上戏单,请连家人点戏。这种事情自然是地位从高到低,首先由连老太太开始点。

    连老太太点了一出玉阳关,然后轮到大太太,她推辞了两句“按理说该轮到我的,只是二弟妹心来,且是客人,我不好越过她去。”

    这样说着,将戏单递给了吴美娘总之就是这一场你推辞我,我推辞你的活动中,玉阳关开场了。

    连翘一开始并没有将这出戏放在心上,说实在的,她平常不喜欢看戏,对于戏剧了解少的可怜。这玉阳关又没有人提醒她说的是什么,她甚至连最基本的都搞不清楚。后来这出戏一开场就是十分热闹的沙场戏,连翘还想着这类热闹戏向来是老人家的最爱啊

    后来人物名字叫出来,连翘才渐渐意识到,这是改编自唐门虎子中的一段就是四十年前开启业新篇章的那部。

    这个时候她依旧没有多想,只是回忆这段剧情,想起来是中某个唐家子弟战死沙场,然后妻子守节,还替他过继了一个族中兄弟的儿子,培养长大成人,指望继承他的志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