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第2/3页



    第二则是读者构成的关系,网文初期也是网络发展的初期,想要在网上看,甚至针对发表意见,为作者各种支持,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普通家庭能有电脑吗有了电脑又舍得连网吗

    简单粗暴的成本问题筛掉了很多读者,至于留下来的都是二三十多岁,还比较有钱的那种。倒不是说有钱就怎么样,只不过无论是富一代还是富二代,普遍情况下是比一般人有见识一些,这是社会事实。譬如国内刚刚流行起国内游的时候,说不定人家已经出国旅游了,只能说有些事情的确需要金钱的支撑。

    这种读者构成堪称一个参谋团,能够给作者带来的帮助当然很大。

    而连翘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其实也差不多,作者和读者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密的。特别是读者中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些人,和作者私下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这也很常见。

    筛选信件的人也懂这方面的事情,看到有一个不认识的读者却这般有见地,见猎心喜推荐上来也是很常见的。虽然没有奖金拿,但是他们很乐于促成这种事,从这也可以看出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一份热情在的,不然谁会做这种很难说有回报的事情

    刘盈盈也很懂得,等人走了,转头就交给连翘。

    连翘现在也是有自己粉丝群的人了,所谓的粉丝群,这些人都是能和她私下往来信件,不用走报馆的。这些人都是真心爱她的,并且非常有想法的那一类。关于剧情、设定、背景什么的,连翘也会认真询问他们的意见。

    连翘入行的时候已经很少听说读者能在写作上给作者帮助了,一开始她只把这些粉丝当成是普通的小天使,大家开开心心交流,当成是一个笔友。但是相处日久了她才明白这些读者的厉害,如今已经有意识地经营起来。

    虽然不至于想到通过这些读者做什么,但多个可以交流的朋友也是好事么。

    连翘这个时候正为新咬笔杆呢,接了信并没有直接去看,而是收到了一边。等到晚上回家之后,吃完晚饭,借着灯光,这才读起信件来。

    “真不错啊”读完信件连翘也是称赞的,她看得出来,写这个信件的人一定是很有见识的那种。更关键的是这个见识不只是纸上谈兵,人家一定是一个走南闯北接触过各行各业的人

    即便是在后世,这种人也很难找。而在此时,这种人简直就是凤毛麟角更何况对方的理论水平也很好,不像是一个野路子出身,这就更难得了。

    连翘也对人家的问题非常感兴趣,只不过因为那些问题都不是大众提名率高的,她并没有在作者答读者问上做出回答版面有限,那对其他读者也不公平。连翘选择了私下写一封信回答,然后单独寄给对方。

    信件写好了,至于收信人和地址只需要照抄来信就可以了。

    “苏州沈金玉金玉啊,这个名字还真是直白。”连翘随口嘟囔了一句,也没有多想。世人爱金玉,给家里孩子取这个名字似乎也过得去。

    沈金玉其实是沈钰的化名,字面也很好理解。

    这其实是小厮提醒他的,这种见不到真人的交流大家都会用一些化名、假名,真实的个人信息也不会完全暴露出来。当然,若是日后熟悉了,彼此之间足够信任,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沈钰沈六爷在之后的朝日报作者答读者问上面并没有看到自己的问题,然而却在第二天收到了一封回给沈金玉的信件。心情上的大起大落就是这样,沈钰表面上看不出来,其实之前内心也是有失望的。

    而当时失望有多大,后来欣喜就有多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