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0 章-第2/3页
高产的作者不少,写文质量高的也常见,但是二者合一的作者就屈指可数了。如果还要加上作者其人才气纵横,并不限于作者文人这一类,到现在为止,沈钰也只知道有这么一个而已。
这并不是偏见,事实就是这样。
写的好的人往往功成名就,没有了生存的压力,写作的动力锐减。如果本身还是具有大才的那种人,因此有些自傲而更怠慢写作又有什么奇怪或者说,本身具有各种才华的人最后会选择当个写的,这本身就很少见了。
读者们对神秘的作者有探究的**这是很正常的,只不过有的人只能空口猜测一番,而有的人则能够发动不小的力量去做这样一件看似没什么好处的事情。
沈钰现在和一个普通的读者没有区别,对那位乔琏先生到底是什么人也好奇起来。在他看来,这样的才华就像是锥子藏在布口袋中,肯定会刺破口袋露出来,这人绝不可能是籍籍无名之辈。
既然如今沈六爷对此有了兴趣,各种信息自然有人分拣了来送给他。至于动用了人力物力需要花钱这位爷轻易达到了后世许多人的愿望,穷的只剩下钱了
这些讯息有些是乔琏本人吐露的一些只言片语,有些则是认可度比较高的猜测,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沈钰的脸色是万年不变的,但是看到乔琏在采访中自称出身平凡无奇,也笑了起来。虽然只是轻轻弯起了嘴角,但在沈六爷身上,这就算是破天荒一样的事了
平凡无奇不信,才不会相信沈钰并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普通大家子弟,相反,他的见识远远超过这个时代的一般水平。他深刻地知道,一个人成长成什么样子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一个书香门第,举家都是大儒名士,那么就算是一个只有中人之姿的子弟,最终的成就也会远远超过很多资质比他更好的寒门子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当初孟母要三迁居,就是这个道理了。
出身平凡无奇这种说辞只能骗骗一般人,实际上就连一般人也很难糊弄,从大家对这个发言的反馈就知道了。粉丝们都当这是自家爱豆在谦虚,只拿这个说法当作是玩笑。
沈钰摇头不理这个,去看其他的说法,也觉得颇有意思。有很多不同的说法,都把乔琏的出身往高大上了猜测。当然也有人反其道而行之,觉得乔琏其人说不定出身极低,只不过后来经历传奇这也符合他自己所说的,出身平凡无奇。
毕竟人家虽然写富贵,写科举,写官场,写很多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东西相当精彩。但人家写贫寒,写苦难,写市井鲜活,写那些低到尘埃里的东西,一样非常优秀啊
这个时候,办这件事的小厮自然也就知道自家六少爷对一个写本子的作者有了兴趣。于是凑趣道“说起来最近还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儿呢,正是和这位先生有关。”
见沈钰示意他继续说,小厮连忙道“是说咱们苏州的父母官看过权柄也觉得乔琏有大才,于是遣了心腹幕僚去嘉定请人家过来入幕。一个写的先生竟然能因为里的东西让一位知府大人看重,这是多大的荣幸啊以前根本没有听过这样的事儿”
沈钰对此不置可否,若是让他来说,这根本没有什么荣幸不荣幸的。人家本来就有那个才华,请人家做幕僚这还是有求于人呢只言简意赅道“乔琏一定拒了”
这是必然的,沈钰觉得乔琏的才华属于真正的大才,凭他的才华,若真想做事。无论是自己谋划官职,还是托身于某位高官显赫,都应该不难。既然没有这个举动,反而写起来了,这只能说明人家志不在此。
实际上也是这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