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雪中送炭 突围失败



?第十四章雪中送炭突围失败

    盛仓村祠堂。八路军补充团团部。

    “是军区来的人。团长,你看这儿还有信呐。”战士说道。

    “哦?太好了、太好了,终于跟军区联系上了。都送些什么来啦?”于根山起身快步走了过去。

    众人也都跟着围拢过来。政委掀开一个柳条筐上的白布,不禁惊喜地说:“嚯!这筐里来都是药,还都是西药。太好了、太及时了,真是急人所急、急人所难啊。哎?这上面都是洋字码啊,我一个都不认识,你们谁认识啊?”

    众人围拢过来看了看,都纷纷摇头说:“不认识。”

    参谋长拿起一盒药看了看摇摇头说:“不知道这上面的洋字码写得是什么,唉!怎么用啊?”

    于根山:“唉!不知道怎么用那就太可惜啦。难道咱们团里就没有一个认识洋文的人吗?”

    吴参谋:“哎?我想起来了。团长,团部干事邓俊生上过大学,他应该认识洋文。”

    于根山:“是吗?太好了,马上叫他过来看看。”

    “邓俊生!邓俊生快过来!”吴参谋大声喊道。

    “到!”邓俊生快步走了过来。“吴参谋,什么事儿?”

    政委把手里的两盒药递给邓俊生。“邓干事,我们都不认得洋字码,你能看懂吗?快看看这两盒是什么药?”

    “是。”邓俊生接过药盒,仔细地看了看上面的洋文说:

    “这盒是盘尼西林注射液,这盒是麻醉剂,美国生产的。哎?政委、团长,怎么不让方济仁来看看啊?他懂中医,还能做刀伤枪伤手术,他肯定比我更懂得西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邓俊生又故作不知地补充道。

    于根山和政委相互看了看,无语地笑了笑。

    参谋长举着两个玻璃瓶问道:“邓干事,你再看看这两个瓶子里装着的是什么药片啊?”

    邓俊生接过瓶子看了看说:“这是磺胺片,这是奎宁片,也是美国生产的。团长、政委,这些可都是我们的伤病员们现在最急需的救命的好药啊,太珍贵了、太难得了。”

    “是吗?太好了,还有没有啊?”参谋长掀开另一付担子两个柳条筐上的白布感叹道:“嘿!真是雪中送炭呀,大米、白面,这得有三百斤啊。”

    “看,这个筐里还有黄豆、咸菜、咸盐和黄酱呢。”黄忠德指着另一个柳条筐高兴地说。

    “嘿!太好了太好了。俺正发愁没米下锅呐,这下可救急啦,能给团首长们改善改善伙食了。”团部给养员吴班长走过来搓着双手高兴地说。

    吴参谋走过来小声悄悄地说:“二哥,你可得节省着用啊。”

    “哎。我知道,省着点儿用。”憨厚的吴班长说。

    于根山接过信封打开细看内容:于根山团长,送上你部急需的药品,要节省使用。军区卫生部。于根山又仔细地看了看信封信纸,递给身边的政委。满腹疑惑,一脸茫然。“人呢?军区来的人呢?”于根山大声问道。

    “俺让他们俩跟俺进来了呀。”战士说完转头找人却没找到。“咦?人呢?怎么没进来呀?”说完,跑出祠堂去找人。

    于根山弯腰下蹲,分别掂了掂四个柳条筐的分量,摇头无语。

    政委看完信也是满腹疑惑、一脸茫然地看着于根山。

    战士跑回祠堂报告:“团长,军区来的那俩人已经走了。”

    “不可能,这不可能。军区不可能就派两个人冒险穿越战区,每个人挑着二三百斤的担子,徒步走了上百里地给我们送来这么重要的东西。但是,这信封、信纸我认识,确实是军区专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