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三章五雷天心-第2/4页
否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三千道脉的弟子门徒,再加上俗世打混的散修人物,何止千数万数。固然小有清虚天周回万里,自成一方天境,但也经不起如此多的红尘浊染,平白落下是是非非。
“好,好啊……”
祖师垂目,轻声笑道:“尔等各显神通,让为师看一看,尔等多年修行成果。”
“弟子,谨遵师命!”
四十五名真传弟子伏首,向着法台上的祖师,深深一礼。
若非祖师的几位嫡传弟子,皆是证就地仙之道,名声显赫一方之辈,争夺小丹元会名额,已对其无用。以这些真传弟子的本事,是一丁点机会都没有。
祖师一甩浮沉,轻描淡写道:“尔等同门,点到为止即可,不可有伤人害命之念,否则为师不饶他。”
“谨遵师傅教诲,”
众多真传弟子,纷纷叩首应道。
几十位真传弟子,都左顾右盼,却也不立时上前,心中有着犹疑。
“如此,弟子献丑了,”
此时,一真传道人率先出列,青色道袍鼓荡,身形魁梧,器宇轩昂。
祖师蓦然开口:“清心,你有何得意神通,要当众施展?”
这清心道人为人粗豪,举止言谈中,都不失昂藏之态。
“弟子修行十载,自诩五行大遁之术,有些心得经验,故此请诸位师兄弟,不吝赐教一二。”
清心道人显得颇为果决,目光犹如实质,看向众多真传门人,其中挑衅意味甚重。
一般参与斗法的,都是在‘道功’、‘辩法’两方面,相对薄弱之人。但专注于术道修行,斗法经验精湛。只是真正精通杀伐的仙人,因果业孽蒙昧心神,每一重境界的突破,都要比清修之人,难上千百倍,注定在大道之途,走不得多远。但每一位专注术法修行之人,都不乏一颗杀伐果断之心。
“吾来,贫道炼剑七载,一身剑术登堂入室,还望师兄赐教。”
一青袍道人剑指并拢,走出众弟子行列,眉宇间犹如一柄利剑,刺破前方晦暗。
清心道人洒然一笑:“清云师弟,你我师兄弟,何必如此见外,不如你先行进招,让师兄一看师弟本事。”
“如此,师弟就不客气了。”
清云也不客气,剑指一捏,眉目中精芒闪烁。
剑光流转,清云道人以指代剑,一出手就有一道剑丝,似如一轮残月一般,内中冷冷凄凄,难以言喻。
“好,”
见猎心喜,清心右脚一跺,身形猛然扎入地面,让清云道人的剑光扑了一空。下一刻,清心道人从清云道人身后跳出,身形连连变换,金木水火土五行来往自如,千百道虚影让人看不真切,一并将清云道人淹没其中。
荀少平静的看着眼前二人斗法,一个剑意高昂,一个遁术五行,落入凡尘俗世中,就是剑仙、奇侠之流,或能有类似唐传奇一般,有人著书立传,宣扬一番声名。
但也仅限于此,与长生大道无有半点益处,若能内功、外功兼备,方是绝顶厉害的人物。
不多时,二人斗法就分出胜负,清心一手五行遁术,金、木、水、火、土五行周转,任凭清云剑术如何超卓,也拿五行遁术精湛的清心无可奈何,只得不甘认输。
四十五名真传,少有真正精通斗法者,但法术神通运用相生相克,仍有不少真传的法术,让荀少耳目一新。固然真传们,所学真传道法都是一样,但一万人先天秉性,也有一万种不同,勿论天资、悟性都有所差异,领悟的修行根本之法,也都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