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第3/4页
倭人在此经营了百年的王宫,帝都,皆为唐军掌中之物。
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苏大为将筑紫的情况梳理干净,王族该抓的抓,该杀的杀,毫不手软。
以发起对大唐战争和军事挑衅的名义,将自高市和中大兄以下,所有主战的鹰派,统统犁过一遍。
一时间,倭国所谓的朝堂,干净得能跑马。
能站着的大臣,只剩下小猫三两只。
然后苏大为仿之前的故智,将这些贵族大臣的家族诛杀,斩草除根,又尽夺其家财,分与唐军和倭人仆从。
一时间欢声雷动,三军士气大涨。
然后还有数之不尽的田产,苏大为将这些田分赐给底层百姓。
不过在这里,苏大为的处理方法又变了一些。
首先是定下名份大义。
苏都督代表大唐来征讨不臣,讨伐不义。
因为倭国居然敢主动出兵跨海攻打唐军,这是不义,这是对天可汗的挑衅。
所以此次唐军来征倭,是针对倭国之前挑德黑兰的报复。
是义战。
而大唐天可汗仁善,暂时只追究首恶,余者如果及时改过自首,或许可以网开一面。
从此以后,倭国成为大唐治下,这里的土地归大唐所有。
天可汗暂时没有下圣旨,所以此地此时由熊津都督府暂为管理,行战时管制。
土地的归属自然是属于大唐,属于天可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凡日月所照,江海所至,竭为唐之臣妾。
凡大唐将士目光所及,皆为天可汗之疆土。
土地虽是天可汗的,不过都督府现在允许无产的农户可以耕种,收成大部份归自己,只收小部份做为租佣。
当然,会比之前那些倭人贵族老爷的赋税轻得多。
对了,因为这些土地是大唐天可汗的,所以禁止私下买卖,懂?
这是最基本的土地政策,将在倭国全境逐步推广。
至于其余的政策,可以慢慢制订,这个事关百年大计,倒是急切不得。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三点,一是确保唐军在倭**事优势。
二是唐军的后勤补给。
第三就是推进土地改革的制度,以此收拢人心。
前两条好说,第三条,则需要旷日持久。
想要收服倭国列岛,绝非一日之功。
好在有了筑紫的大胜,唐军无敌的气势已经打出来了。
许多地方可以传檄而定。
各地残余的倭国藩主实力孱弱,收服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在做好以上这些时,苏大为没忘及时派人传信回百济,同时写给李治的秘密奏折已经在路上。
做为大唐都察寺的首脑,他一直有一套情报线,与李治单线联系。
在征百济时,许多消息都是通过他的消息渠道,传给李治的。
“高市大王,你考虑好了吗?”
苏大为的声音再次传来。
高市的身体颤抖了一下,瘦弱的身形好像显得越发单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