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节 苦恼
李榆走的事定下来了,保德流民大营的包袱却甩不掉,保德州与河曲县坚决拒绝接手,保德知州还给李榆讲了一番做人要有始有终的道理,劝他好人做到底,而赵胜、谷可立等流民首领则明确表示老百姓就愿意呆在这儿,赶他们走还不如杀了他们,烫手的山芋交不出去,李榆只好把大家找来商量,李槐、杜宏泰也束手无策,能想出的办法就是带流民在荒地、山丘上多种些山药蛋、玉蜀黍,另外再撤些人出关以减少消耗,以后的事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赵吉却一点也不在乎,反而主张就赖在这儿不走了。
“我们有什么好怕的,人是明国的人,地是明国的地,最后着急肯定是明国朝廷,想叫我们走的时候就得掏钱,连本带利一起算账,不给钱我们就不走。”赵吉挥手说道。
赵胜马上附和道:“大人,我们信得过你,可绝不相信朝廷,这块地盘我们替你占着了,都是种地的人,天已经暖和了,总能想办法活下去,千万别把我们扔了啊!”
李榆想了一会儿,把心一横说道:“就这样办,让老百姓就地春耕,这里有的是荒山、荒地,还有河水可以灌溉,我就不信养活不了这几万人,把武器也发给民壮,谁敢欺负你们就狠狠打,出了事我给你们撑腰。”
“这就对了,你跟那些当官的商量没有用,我们只有自己救自己。”张鼎马上表示赞成,马进忠、赵胜也喜笑颜开,他们最怕的就是把他们交给官府。
李榆主意拿定,对李槐说道:“我带飞虎营赶赴泽州,赵大哥带库拜、海山和特日格三个营返回丰州,二哥,这里就交给你和孟卿兄了,让赵胜、谷可立协理营务,丘显和张鼎大哥的人也留下守大营,如果有事就让西哨的乌尔登支援你们。”
李槐与杜宏泰相视了一眼,同时点点头——这里能办理政务的也就只有他们俩。
安排好保德大营的事,李榆带领飞虎营出发了,飞虎营骑兵个个一人双骑,行军速度极快,三天多的时间就从保德赶到了泽州,不过李榆很沮丧地发现,到达泽州城下的似乎只有他的丰州军,其他明军部队连影子都见不到,而丰州军也是四天前才到达,全军士气显得非常低落。
张传捷也是满脸愁容,见到了李榆就诉苦,他们从正月十七出发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了,朝廷只发了一个月的军饷,平时的粮草、军械也时断时续,士兵拿不到钱吃不饱饭,仗打得也不顺,上上下下人心浮动,白安的“山西剿贼军”是关内招募的山西兵,有三百多人当了逃兵,丰州兵、延绥兵虽然还没出逃兵,但也士气低落。
“我们把部队带到泽州了,其他山西官军还在闹军饷,当官的根本不敢移营,现在还趴在潞安府呢!”张传捷摇着头说道。
“贼情如何?”李榆始终阴着脸。
“泽州地处太行山南麓,辖高平、陵川、阳城和沁水四县,隔条沁水就是河南,号称‘中原平翰、冀南雄镇’,这里和潞安府一样山高路险,不利于我军行动,却便于贼人隐蔽。贼人最先到了阳城、沁水一带,攻阳城不克,遂四处掳掠烧杀,阳城的大阳遭贼洗劫,其惨状目不忍睹。我们到了以后,贼人化整为零躲进山里,我们兵力不足拿他们也没办法,只能先守住泽州再说,其他各县顾不上了,”张传捷使劲搓着手连声叹气,对李榆沮丧地说道,“泽州几乎没有官军驻防,州县守城基本靠民壮,冀南兵备道能拿出手剿贼的也只有民壮乡兵,前些日子和流贼打了一仗,结果损失惨重,连守备猛忠也阵亡了。这里人以冶铁闻名天下,有钱人比比皆是,随便抢几个村子的大户就可以得到大笔钱粮,贼人抢的那个大阳就是富商云集,流贼手里有了钱,大肆招揽当地流民入伙,实力急剧膨胀,气焰比以前更嚣张了。”
李榆边听边翻出泽州的地图查看,张传捷瞟了一眼地图继续说道:“这些图没用,实际的地形和道路比图上画的复杂得多,王嘉胤这些贼头比我们还熟悉地形道路——他们是由泽州当地巨寇九条龙引进来的,这个九条龙是个回回,在陵川县水峪村一带盘踞多年,对泽州极为熟悉,手下有数百悍匪,年初被冀南兵备道剿了以后,就逃到沁水与王嘉胤等流贼合流,另外大批泽州流民、矿徒也投靠了他们,流贼与地头蛇混到了一起,汉民,这仗不好打,我是没法子了,你想好怎么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