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节 榆林(二)-第3/4页





    “李副将,拿着这封信只管到钱庄取钱,大同和太原都可以,可以提现银一万两,”孙庭耀把信递过来,李榆吓得手往后缩,孙庭耀笑了,“副将大人不用担心,这笔银子不用还,为家乡的人找条活路,出多少钱孙某也认了。”

    “榆子,你只管把钱拿着,秦商豪气冠天下,你别看老孙是商人,其实也是侠肝义胆之人。”杜文焕对孙庭耀竖起了大拇指。

    “我也帮榆子一把,趁着手里有点权,弄些营帐、军械出来。”王承恩也插话道,其他几人一听马上也表态要出把力。

    “就怎么干了!黑子、大水,去把他们叫进来。”杜文焕对门外两名亲兵喊道。

    不一会儿,孙守法、杜宏方和两个二十出头的军官被带进来,李槐指着那两个军官叫起来:“大年、虎子,原来你们躲到这儿了,我说怎么找不到你们。”

    “槐子哥当然找不到我们,我们可不想出去吃官司,”马大年、秦虎笑着到了李榆面前,“榆子哥,你还想得起我们吗,我们小时候就听你的,以后也跟你干了。”

    李榆还在努力寻找这两个家伙的记忆时,杜文焕走到李榆面前,语气郑重地说道:“榆子,他们四个以后就交给你了,你们就是西北人的种子,打到哪儿就要把根扎在哪儿,好好干,别丢了我们西北人的脸。”

    李榆有些发愣,李槐悄悄捅了他一下,他才连忙拱手领命。

    “玉山、孟卿留下帮我处理些事,你们明天就到军营,随时做好出兵准备,你们可能在榆林呆不了几天了。”杜文焕说道。

    “大帅,又有战事了吗?”李榆急忙问道。

    “你们以为没事了吗,延绥的贼哪里剿得完!”王世钦苦笑道。

    回到家里,李榆捂着脑袋问李槐:“二哥,我怎么觉得不对劲,我是不是惹麻烦了?巡抚大人叫我听他的,大帅又要另搞一套,我到底该听谁的?我可不想造反。”

    “你当然惹麻烦了,身居高位又手握强兵,你还想置身官场之外?不过大帅他们只是跟朝廷文臣斗,造反是绝对不会的,你别想歪了,”李槐淡然一笑,对李榆继续说道,“大明重文轻武已到极致,文臣不用流血打仗,却手握掌兵大权,视武将为走狗任意驱使,杜松大帅为迎奉文臣就曾装疯卖傻,那个显赫一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给首辅张居正的信,落款居然是门下走狗,不过杜帅不同,他文武双全,从不对文臣低头,其他几位大帅有他做榜样,胆子也就大了,西北人就是这个脾气,吃软不吃硬。”

    “我不想做别人的走狗,那我就听大帅的。”

    “我们当然听大帅的,大帅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西北人,这片土地是我们的家,只有我们才最在乎西北百姓,朝廷派来的客籍文臣懂什么,三边总督杨鹤两手空空却一味招抚,而延绥巡抚洪承畴则是磨刀霍霍一力主剿,有谁想过西北人的苦,要救西北的百姓必须另谋他途,这还得靠我们西北人自己。”

    李榆昏头昏脑回到大营,曹文诏突然来了,向李榆说他又要出征了——三边总督杨鹤坐镇固原,压迫逃到庆阳府一带的神一元、神一魁哥俩接受招安,急需调动他的兵马去庆阳,所以特来辞行,曹文诏顺便提醒李榆,别与榆林将门走得太近,这些人出身显贵,生下来就有官做,与平民出身的他们不是一路人。

    “汉民,那些将门子弟翻脸比翻书还快,他们靠不住,洪大人已经把你剿灭点灯子、八大王和王左挂的功劳报给朝廷了,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是大明最年轻的镇守总兵,你要记住我的话,咱们这些人还是得靠朝廷。”曹文诏很认真地对李榆讲道。

    李瑜点头答应了,送走了曹文诏,李榆反而脑子清醒了,还是洪大人说得对,大明的官场太脏太烂,自己何必卷进去,还是想办法回丰州吧,那里虽然穷困可干净得多,李榆突然又想到,我和榆林将门的确不是一路人,那么曹文诏和科举出身的洪承畴难道就是一路人,曹大哥是不是也与巡抚大人走得太近了?

    李榆还没想好如何脱身,洪承畴突然派人把他叫到巡抚衙门,瞟了一眼惴惴不安的李榆,随手递给他一封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